女主角在男主角表白后,替补演员那有些羞涩又不敢置信的态度,也相当一言难尽。
最后一幕,话剧演到最高潮,男主角面对同僚的言而无信感到愤怒,最终,做了杀掉女主角这个残酷的决定。
那位男演员的眼神,同样凌厉得不像在演戏。
李运鸿在心里想了好几遍,却没敢和任何人说的是:那男演员就好像真的想要杀掉女演员一样。之所以在回程的车上显得闷闷不乐,实际上,也是李运鸿自己在脑中反复回放着演员们排练的那些片段。
他想知道,替补男演员所表现出的冷酷,似乎已经超越了“表演”的范畴。究竟是完美的表演,还是他的真实心情;女演员有些害羞又有些畏惧的表情,又有多少真心?
李运鸿记得,在剧院的时候,儿童剧《星星之旅》的配角毕玥曾和同学们科普过:像《心碎》这样基调严肃悲伤的话剧,和《星星之旅》这样欢快活泼的儿童歌舞剧,有什么显著的区别?
“其中一点,话剧演员表演时,常常需要做到用力更猛,肢体动作比电影电视剧中更加清晰明确。适度放大面部表情,这样才能确保坐在剧院后排的观众也能清楚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看得清角色的动作。”
可是,如果这一对演员演技如此之好,那为什么导演不选她们,反而选了在整部话剧最高潮的两处场景里,情感传达还不如来自替补席的一对演员?
李运鸿在心里出现了一些阴谋论。
第一种可能,导演组的黑幕。明明替补这一对演员的演技更好,出于种种原因,导演组还是选择现在主演的那一组演员。
第二种可能,也许导演选人考虑了演技,也会考虑其它其他方面。比如背台词的功底、台风、与其他演员的配合等等,在这些方面,主演更加优秀。
这两种解释并没有让李运鸿完全感到释然。回到学校后,他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和高松然说了自己的发现。
第187章
等着和高老师分享剧院一天见闻的同学络绎不绝,但他们看到平时乐呵呵的“小胖”李运鸿,居然难得那么严肃,显得忧心忡忡,心中不禁都犯起了嘀咕:想必他的事挺要紧吧?
李运鸿对高松然说出的第一段话,差点把高松然吓得灵魂出窍:“高老师,我有一种直觉:大剧院里一位替补男演员,和一位女演员之间有情感纠葛。而且,更可怕的是,他似乎真的想要杀掉她!”
让李运鸿感到欣慰的是,高松然听了他的话,虽然面色震悚,但并没有像马老师一样满不在乎,以为他在胡闹,或者患了什么妄想症。
高松然平复了一下心情,温和地说:“你们在剧院的活动结束得晚,你晚饭还没吃吧?跟我到教师食堂去,咱们边吃边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