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尝试奔跑,都会有一人因步伐不协调而摔倒,搞得两人都尴尬不已。
可是到了训练的第二天,两人的默契度就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不光不会轻易摔倒了,还能跑得起来。
第三天,卢浩更是在训练中帮这两人的组合新搭档,量身打造了一项独属于她们的秘密武器。
王笛凭借打鼓练出的强大手臂力量,成了组合中的“盾”。即便面对男生组合的贴身逼抢,她也能靠一次果断的挥肘,将对方队员“挤”出抢球范围,为组合争取关键的控球空间。
与此同时,何鸣则成了队伍的“矛”。她那双依靠骑自行车练出的强壮双腿,在面对敌方夹击或需要快速突破时,能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无论是辗转腾挪还是冲出包围圈,她都能依靠强大的腿部肌肉为队友争取一丝生机。
在三天内,从一片混乱到逐渐成型,这对组合令人刮目相看,也让10班15班联队每个上场或不上场的成员都对最终的擂台赛充满期待。
第316章
最终进入擂台赛决赛的攻擂方联队是由高三2班和13班组成的混合阵容。说来也巧,这两个班级的风格截然不同——一个讲究“小快灵”,以敏捷和灵活著称;另一个主打“高大壮”,靠体格和力量碾压对手。
然而,正是这种截然不同的特点,让他们的组合在实力上达到了完美互补的效果。虽然短时间内无法培养出绝对的默契,但单从阵容配置来看,2班和13班联队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了原先单个班级时的水平。
由于攻擂方是在擂台赛阶段临时组队,他们并没有机会像10班和15班的守擂方联队那样,可以提前开展训练。
然而,规则也为攻擂方提供了一些平衡机制——他们可以在比赛中派出多达八组替补队员,而守擂方的替补只有区区两组。
这让攻擂方在阵容调整和体能分配上占据了优势。理论上,如果攻擂方真想拿出“不要脸”的战术,完全可以通过强硬对抗,迫使守擂方的队员受伤,让守擂方替补用完后,陷入无人可换的窘境。
当然,纵观三中双胞胎足球运动史,这种故意伤人的行为在场上从来没有发生过。
毕竟,为了赢一场双胞胎足球比赛而使出如此卑劣、下作的手段,不仅违背体育精神,也会被人看扁。
若是真有人这么做,剩下将近一年的时间,他们的班级都会成为全校师生唾弃的对象。
比赛一开场,攻擂方联队就展现出了他们的战术意图:攻擂方派出了以“高大壮”球员为主的七组首发队员,其中五组都来自以力量见长的13班。
根据规则,场上必须有至少两组女选手,而攻擂方的四名女选手也是这两个班级中个子最高、体型最强壮的女生。
相比之下,守擂方联队的阵容则显得更加多样化,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从气势上看,似乎略逊一筹。
攻擂方的策略明确:先派出体型和力量优势明显的首发阵容,通过高强度的比赛节奏和对抗,消耗守擂方球员的体力;等到对手体能下降时,再换上灵活的“小快灵”球员,用速度和技巧扭转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