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10班的物理老师林鹏因为晋升,转移到了行政楼工作,但他特意将自己原本在年级组办公室的办公桌留给了吴震寰。
他可以在这里自习享受教师办公室比学校图书馆更快的网速。
当然,“特别待遇”也不是无偿的,代价就是帮精力转移到行政事务中的林老师分担一部分答疑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吴震寰俨然成了10班和竞赛班的物理助教。
10班的竞赛选手并不止吴震寰一人。参加生物竞赛的秦添,已经在山南通讯技术大学黄教授实验室实习,成为众人抢着请吃饭的“明星小学妹”。
但秦添对生物竞赛的投入并不深。她更大的目标还是高考。
尽管黄教授对她很欣赏,甚至有意为她铺路,但秦添心里十分清楚,自己的终极目标绝不是这里。
自从上高中起,父母就对她寄予厚望,甚至直接期待她早日替家里赚钱养弟弟,上了大学更不得了。
山南通讯大学的分数线低于秦添的目标,这里的药学实验室也非顶尖平台。
如果选择考取山南,以求继续在黄教授的实验室里当“得力助手”,不仅会让自己的潜力被局限在一个相对小的平台上,更可能让她难以彻底远离家庭的束缚。
正因如此,秦添将生物竞赛当作一种“玩票”的经历,最终拿到了省二等奖,未能入围全国决赛。
但她对此并不遗憾。就像高老师经常对她说的那样:“把伤害过自己的一切,化作未来反击的利剑。”
秦添明白,无论黄教授和实验室的师哥师姐们对自己多么友善,本质上,他们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你帮我干活,我给你工资”。
正好借口高三学业繁忙,秦添去实验室帮忙的频率,从以前的一星期一次降低到了三个星期一次。
她希望,这样能淡化自己和实验室众人的情感纽带,同时最后告别的时候不至于太过不舍。
参加化学竞赛的刘二明成功拿下了省一等奖,虽然遗憾未能获得保送资格,却拿到了哏都大学高考降分录取的资格。
从小,周围的人就知道,刘二明是个对化学痴迷到近乎走火入魔的孩子。因太过热衷化学实验,刘二明多次偷偷从学校实验室带走药品,回去做自己的“研究”,让老师们头疼不已。
可是自从王伟事件之后,他也似乎开始思考、反问自己:究竟是化学那繁复却井然有序的知识链条吸引了他,还是化学实验的神奇有趣,亦或者仅仅因为说出“我喜欢化学”这几个字能带来一种令人羡慕的优越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