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我本无意成仙 > 第3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32章(1 / 2)

(' 伏龙观两个都占了。

既古老,又不正经。

福清宫是在宋游师祖那一代与伏龙观结缘的。当时师祖与现在的宋游一样,游历天下,刚出山门不远,就认识了福清宫后来的宫主。等到师祖游历回来接手伏龙观之后,福清宫的宫主几乎每年都会来伏龙观拜访,往往还会带着弟子门生来交流修行心得,请教法术奥秘。

宫主死了,便是他的弟子来。

这缘分一直保存到了宋游的师父这一代,又到了宋游这一代。至少目前为止,他还记得福清宫,福清宫也年年都来,缘分也就还没消。

因此才得以让他们帮忙带信。

这年头山高水长,虽有邮传系统,却不对平民开放,音信难递,有时候一封书信当真能抵万金。

不过宋游却从未来过福清宫。

得慢慢走去,慢慢找人问路。

还好宋游很有耐心,更好的是有三花娘娘相伴,于是路途上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清晰,在脑中记忆深刻而有意义。

走到半路,更好的事接连发生。

先是有老者赶着牛车,见他一道人独行,顺路带了他一程。

牛车早晨拉菜进城,已经累了,主人怜爱,回程空车也是慢慢的走,大概和宋游自己走的速度差不多,好在省些力气。

道别老人不久,又遇一商队,跑得比牛车快了很多,也是见他穿着道袍,停下询问之后,又带了他一程。

居然晚上就到了青成山下。

不过此时早已经上不了山了,宋游只好在山下寻了一宫观,拿出度牒表明身份,恭恭敬敬,道明来意。观主留他在客房住了一晚,晚上还解下腊肉与他做了顿好饭招待,就是饭间的吹牛、饮酒环节让他应付得艰难。

……

逸都城,知州府邸。

俞知州背着双手,站在一副刚装裱好、挂起来的画前。

画的内容很简单——

几笔勾勒的树干树枝,不见头尾,随手洒下的几点朱砂以作红梅,树上则是水墨勾勒晕成的一只猫,很是写意,也没再有别的东西。

俞知州是风雅之人,对丹青一道也颇有造诣,以他看来,这画不仅简单,技艺也平平无奇,可就是不知怎的,总觉得有种莫名的韵味。那简单勾勒晕成的猫竟是如此生动,活灵活现。

越看越生动。

看得久了,有时一恍惚,竟好像觉得这猫在动一样,或是扭头眨眼,或是抬头赏花,定睛细细一看,又与先前无异。

这画是有风韵神妙的。

何况是先生所赠。

于是俞知州下午便令人将之装裱好,挂在了房间中。

奇妙的事发生了。

寒露霜降之后,眼见得要立冬了,不仅城中百姓着急,府中的耗子也着急得很,常常在家里上蹿下跳,弄得晚上叮叮当当吵闹得很。偏偏他这知州能管城中百姓,却管不得这与他同住知州府邸的小生灵,也是头疼得很。

挂上这画,竟是一夜安静。

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俞知州还以为是自己睡得好没听见,可问了问枕边人,又问了问下人,却都说昨夜清净,像是耗子老爷们集体休沐了。

俞知州更是暗暗称奇。

那朝中国师未必有此本领。

第29章 福清宫访友

山下雾重,房间潮湿,布衾多年冷似铁,宋游睡得不算很好。

本就早睡早起,若是被窝舒坦,还能多绵一会儿,可若被衾寒冷,便实在没有再窝下去的想法,不如赶早上山。

于是果断起床。

出门时恰逢宫主领着童儿开始早课。童儿勤劳,早已烧好热水,互道一声早,宋游简单洗漱一番,便恭恭敬敬的向他们道谢道别了。本来他还想给点钱以作食宿费用,宫主不愿意,宋游便也干脆收回。

大晏佛道差别就在这里了。

去佛教寺庙借宿方便,但给钱财也是理所应当的事。去道教宫观借宿要难些,可若是观主看你顺眼点了头,多数时候都是不会收钱的,而且少不得要好吃好喝招待你一番。

宋游其实更习惯前者。

顺便向宫主问了福清宫怎么走,得到回答后,他便带着三花娘娘往山上行去。

一路青石小道,浅浅白霜,一步就是一个脚印,拨露水与蛛网,不到中午,便已找到了福清宫。

这年头没有电话,宋游也不会纸鹤传书的把戏,于是只得登门拜访。

拾阶而上,已是道韵悠悠,轻叩门环,没等几下,就有一小童儿来开门。见他穿着道袍,却又面生,小童儿恭敬施礼。

“道长面生……”

“在下伏龙观宋游,师承多行道人,来此访友。”

“敢问道长访谁?贫道好进去通报。”

“光华子道兄。”宋游说道,“道友就说伏龙观宋游来访即可。”

“道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