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很真实的鬼怪传说就是这么来的。
一代代传下来,假的也成了真的。
至少这些孩童便深信不疑。
只见他们被吓得睁大了双眼,既害怕又兴奋,不舍得离开。
有些性子好强的,怕落了面子,不是找些闲话来讲,就是到处乱动,以蹩脚的演技来装出自己并不害怕、并不在意的轻松样子。亦或是询问同伴怕不怕,但凡对方有一丁点迟疑,心里就受到了安慰,立马笑话起他来,用这种方式来冲淡自己心里的恐惧,好迎接这种令人上瘾的刺激感。
不过老人胸中储量也有限,又常常在此迎合这些小孩儿的喜好,差不多也快被榨干了,讲了几个,便也有些讲不出来了。
奈何小孩儿们缠得厉害,他说嘴干,就去给他倒水,他说累了,马上就有人来捶背,实在没法,左思右想,老人目光一转,看向了抱刀站立一旁的女子:
“你们别缠着我了,去缠这位大侠。”
小孩儿们瞄了眼女子,却是不敢上前。
哪个少年不慕江湖?这位江湖侠客先前刚一来,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偷偷不知瞄了多少眼。可听多了故事里江湖侠客杀人的故事,心中除了向往还藏着几分畏惧,哪里敢随意与这陌生大侠搭话?
“不要害怕,这位大侠听了这么久,肯定也是个爱听故事的人。江湖人行南闯北,必然有些奇妙经历,说不定还亲自遇过妖怪和鬼呢。你们凑近去说几句好话,也许他会说给你们听。”
闻言女子转头,竟真的看向这群小孩。
终于有个胆大的,用那双纯净又胆怯的眼睛看向她:
“大侠?你遇过妖怪和鬼吗?”
“遇过,不少。”
女子开口说道,声音冷静,看向这小孩儿的目光却很柔和,不觉带起笑意:“我还亲自砍死过妖怪和鬼嘞……”
“啊?”
众人顿时大吃一惊。
既吃惊于这位裹面的侠客是个女子,又吃惊于她所说的话。
小孩儿们则眼睛发光。
“真的吗?”
“我给你们讲一个。”
“好。”
小孩天生亲近女性,人类又有照顾幼童的本能,双方之间不再沉默,便立马亲切了许多。那侠客的身份一旦没了疏离,便只剩下了向往。
只听女子略显粗糙的声音:
“那是去年的事了,哦,现在已经是新年了,那就是前年的事了。”
“有一次我从逸都,哦,逸都就是逸州的治所,逸州和这里挨着的。我从逸都回师门的路上,哦,师门就是教我武艺的宗门教派。”
“我回师门的路上走了一条近路,半路走错了,耽搁了很多时间,带的干粮也吃完了,饿得不行。”
“那会儿是秋天,山里倒是有野果子,也能打点鸟儿来烤,不过野果子酸得要死,鸟儿干烤也难吃得要命。”
“刚巧见远处有人烟,过去一看,是一个庄子,庄上最有钱的一户人家在办白事。”
“嘿!我一想!这不得去吃一顿?”
“我也不白吃,我就说我是老人的远房侄女,从小上山学武去了,再赶个礼,了不起再给他磕个头,不也就得了?那么多人在那吃饭,莫非谁还会来找我问个清楚明白?”
“我就去吃了!”
看见一群小孩儿露出聚精会神、又紧张的表情,她的语气多了点笑意。
“吃饭很顺利。”
“饭也好吃,大鱼大肉。”
“很久没吃过这么好的饭了。”
“习武之人本来饭量就大,又饿惨了,吃得我很过瘾。啧啧,你们是没吃过我逸州的席,最好是有钱人家的席,那叫一个好吃。”
就几句话,别的什么也没描述,仅靠她那语气,便成功调动起了小孩儿们的胃口。
有人都开始咽口水了。
还有人问都有些什么菜,女子也一一答来。
说了两句别的话,她又转了回来,接着道:“吃饱喝足,人都散了,我不想走,就随便找了个地方睡觉。睡到半夜,感觉有人推我,睁开眼睛一看是个老头儿。我看他身上穿的衣服料子很好,多半是这户人家的主人,而且他年纪也大了,我就没多少戒心,后来回想起来,有人能趁我熟睡不知不觉靠近我身边,推我我才醒,我应该会立马抽刀的。”
“后来他跟我说话,问我是谁。”
“我说我是棺材里那个人的远房侄女,他说他不认识我,我说我从小就上山学武了,他说那个人没有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