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我本无意成仙 > 第6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67章(2 / 2)

“不过活得长而已。”

“可是为何大晏如今竟比前朝末年还多了一倍有余呢?”

“自是因为大晏注重民生和经济,百姓过得好,人口自然增长迅速。”燕仙说道,“前朝之后,数十年乱世,大晏开朝时仅四千万人口,到百年前已增长到了万万之多,咳,老朽不知该说不该说。”

“此处隔绝天听,燕仙与我随便聊聊,又有何不可说?”

“其实已成危患。”

“人多是灾。”

“先生年纪轻轻,亦有如此见解,实在难得。”老燕仙很自然的回赞了一句,“月满则亏,天下之事亦是如此,盛极必衰。”

“燕仙可知,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

“当时大晏宰相名为何发,既颁发良策,还土于民,又从东方引进优良稻种,每亩产量大增,这才过了那关,也造就了如今前所未有之盛世。”燕仙说到这里不由连连叹息,“可惜何公,却没得个好下场,还好民众感念他的恩德,自发建庙,助他死后成神,如今位列仙班,在天宫中也备受敬重。”

“可现在大晏一万万又九千万民众,比当时又多了将近一倍,在下这一路走来,多见贫苦百姓,耕地少,人口多,家中无粮,岂不是又走到了百年前的难关前?”

“先生想说,天下要乱了?”

“如此下去,矛盾日深,百姓无地可种,无粮可吃,恐怕是要乱了。除非再出一个何公,更厉害的何公。”宋游顿了一下,“只是在下想说的却并非这个。”

“哦?”

老燕仙疑惑的看向宋游。

第60章 俗人怎解仙人意

宋游往前走着。

夜里星光微弱,其实看不清路边的草木,但也无需看清。

一切都已在他的心中——

梅兰竹菊,松柏杨柳。

枣红马爱吃的苜蓿,今日在马蹄山上才摘了一朵的蒲公英,对了,上山那条小路上还开得有野菊花。

水仙月季,清荷芍药。

柑橘柚子,豌豆黄瓜。

这熟悉的万事万物……

宋游转头看向老燕仙,又问:

“海对面也有人吧?”

“这是自然,有些地方还与大晏有贸易往来,甚至向大晏称臣。”

“那别的陆地呢?”

“自然也有。”老燕仙答道,“不仅有人,还有盛世王朝,只是风情与此地不同,人也长得不同,所信的神灵也不同。”

“他们也吃稻米么?”

“自然不……”

老燕仙说到这里,忽然睁大眼睛。

“燕仙去过所有燕子的来处与去处,恐怕比这世上所有候鸟都要飞得远些,燕仙可有留意过他们所食之物与我大晏有何区别?亩产多少?可能饱腹?耐旱与否?”

“先生是说……”

“我知晓几样作物,亩产更胜东方稻,燕仙若将之寻到,对当前大晏来说,可解燃眉之急,暂保大晏民生安定。即使无法根治,也算造福苍生万民了。”宋游说着顿了一下,“而对后世千秋万代来说,功德不见得比此时更小。”

老燕仙呼吸已然急促起来。

不过他仍保持着理智,又问道:“先生此般大恩,老朽又该如何相报呢?”

“当年天算师祖又要了什么报答?”

“说来惭愧。”老燕仙露出愧疚之色,“老夫至今没能报答天算道友。”

“既然如此,我又如何能要燕仙回报?”宋游笑着看向燕仙,“方才才说了,造福天下之事,又哪里谈得上人情感谢?此事算起来,不过是晚辈与燕仙共同出力、为苍生谋些福利罢了,说起来还是燕仙出了更大的力,自然,于世该留燕仙之名。”

“这……”

老燕仙怔在原地。

宋游只继续往前走着,声音传来:“若燕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在下倒确实有一事相求……”

“先生请讲!”

老燕仙急忙问道,想求一心安。

“不知燕仙飞行数万里,有没有在别的陆地上见过一种植物。应是长在低矮的树上,果实小小一颗,吃着有辣味,嘴中如火烧。”宋游转头很诚挚的看向老燕仙,“若有见过,老燕仙顺带为我带些种子回来即可。”

“就……这事?”

“对。”

“那可是什么稀世灵株?”

“应是常见的植物,多被用来调味。”

“先生要它是想……”

“调味。”

“这……”

老燕仙很难不感到费解。

自己虽不富裕,可毕竟活了千年,千年之间,多少还是有些家底与收藏。曾经刚化人形时,也是个附庸风流之妖,燕子又与人亲近,不免结识了许多当年的名人贤士。有些东西在当时不算珍贵,流传至今,也成了许多人心中至宝。本以为这位小先生多少会求点珍贵之物,甚至可能是自己不见得拿得出来的东西,或是请自己做什么难事,当然无论再难,即使做不成,也得竭力去做。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