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本朝,风气渐止,斗将的传闻越来越少了,最多的便是在北方。
塞北人崇尚武力,喜欢派人挑衅,别人到阵前来骂开了,若是缩着头不敢迎战,或叫人射死,也多少影响士气,又显得大晏朝没有威武能人。
当年陈子毅才十六岁,首次出战,故事中说他一杆红缨枪,十个回合不到,便挑了塞北赫赫有名的银马大将。
此后声势一时无两,一杆长槊之下,不知多少名将英魂。
听说直到后来成为一军主将了,只要面对塞北人,他仍常常去阵前挑战,只是挑的已不再是敌军斗将了,而是敌军主将。
塞北人尚武,不敢不应,又不敢去应,常常羞得面红耳赤,连小兵都无地自容。
不知是真是假。
可这位虽是以斗将闻名,却是实打实的氏族出身,从小饱读兵书,熟知战册,除了能挑敌方大将,敢于冲阵,喜欢冲阵,还有勇有谋,喜欢率奇兵直取敌方帅帐,大军尚未开战,帅帐已然被平,纵横疆场十余年,从无败绩。
这不止是个故事中的人,也是个注定会被记入史书的人。
不止在如今声名显赫,即使千年后的人回顾历史,他也当是历史上的明珠之一。
这种相逢,真是奇妙。
历史仿佛出现在了面前。
“唔……”
一颗猫头从褡裢里钻了出来,看见周围好多人,发出疑惑的一声,看见路旁房屋,又疑惑一声,声音听起来像嗯又像呜。
“很快就到了。”
宋游摸了摸她的脑袋,又把她摁了回去。
逐渐走回柳树街。
门口看见了女侠的身影。
依然是一张宽板凳,坐在屋檐下,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筷子刨着,不时抬头看一眼街上行人,好像在看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看,看来即使是武艺高强之人吃饭的时候也是会心不在焉的。
宋游过去瞄了一眼,碗中是看不出什么的糊糊,放了两根酸姜,其中一根已经咬了一半了,拉出了丝。
第121章 厉害啊道长
“女侠,姜有点老了。”
“你懂什么?这是家乡的味道!”
女子斜瞥了他一眼,吃得虽然差,嘴里也寡淡得很,但并不羞于让人看见:“说出来你不信,这坛子酸菜还是从你那屋里找出来的呢,我那前辈死后我去给他收拾房子,钱没找到几个,倒是发现这坛子宝贝,嘿,我自己还不会泡呢!”
“原来如此。”
“杏花好看吗?”
“好看,壮观如画。”宋游说道,“回来的路上,还看见一个人。”
“谁啊?皇帝?”
“陈子毅将军。”
“哦,如雷贯耳……”
女子如此说着,表情却很淡定,目光涣散的盯着前边街道,端起碗又刨两口,好似因为吃得太差,生无可恋一样。
腿上传来痒感,低头一看,是那道人养的猫在扒拉自己的腿,直立起来,伸长脖子也想往她碗里瞅。
女子便把碗拿低给她看,还夹起一小块姜递给她。
三花娘娘闻了闻,扭头走远了。
“……”
“女侠看完榜了?”
“揭到了,等我吃完……”
女子面无表情的又咬了一口姜,把碗里最后两口糊糊刨完,便转身回了屋子。
宋游也打开了自家房门。
刚进屋门,就见隔壁女侠跟了进来,与先前的生无可恋不同,此时已然精神饱满,手上拿着一张榜单:“之前听说赏银是二十两,不过只有开始被揭了几次榜,揭榜的人要么找不到那山怪,要么便被那山怪给吃了,之后就一直没有人敢轻易去揭榜了,听说昨天那山怪又吃了两个人,闹得人心惶惶,单独一个两个人都不敢走那条路了,衙门把赏钱加到了三十两。”
顺便把那张榜单放在桌上:
“悬赏榜在此。”
“信得过女侠。”
“我们几时出发?”
“既是吃人无数,还是尽快为好。”
“那就明早?”
“好!”
“明早敲墙叫你。”
“好……”
这可真是个好主意。
女子拿着悬赏榜回去了。
宋游也出门买菜,回来做饭。
初来长京那几天,确实银钱不足,连着吃了好几天的稀粥,每天肚子都在叫,嘴皮都要裂开了,不过托三花娘娘的福,最近吃得还不错。
煮碗杂粮饭,炒个烂肉豌豆。
三花娘娘化作人形,为他烧火,一边烧火一边说:“道士,今晚不去捉耗子了。”
“好……”
“等回来再去。”
“嗯?”宋游低头看她一眼,“三花娘娘也要去捉山怪吗?”
“对的。”
“好……”
宋游也算摸清她的性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