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哪来的?”
“城外摘的呀。现在正好是出榆钱儿的时候,我干完活回来,看见好多人在城外薅,我也跟着去薅了点。”吴女侠说着咧嘴一笑,“只是他们没我身法好,我薅得多。”
“你那边还有吗?”
“有!多着呢!”吴女侠很大方的说,“我薅了很多,这两天都够吃,吃完我再去薅,估计能省不少饭钱,你要是吃完了就来我这拿。”
“你之前捉妖赚的钱呢?”
“我有用嘛!”
“那你怎么吃?”
“我懒得做,生吃,生吃好吃。”
“……”
宋游一边低头缝着一边说:“不如都拿过来,我一并做了,分你一些。”
“那感情好!”
吴女侠放下筲箕,立马又转身了。
宋游则瞄了筲箕一眼,盘算着可以生吃一些,可以蒸一些当晚饭,还可以做一些榆钱团子,既可以当早饭,也可以留着当干粮和午饭吃。
正想着时,冥冥中忽有所感。
于是抬头望天,眯着眼睛。
身边猫儿本在专心看他,见状不解,也跟着他抬头。
“……”
宋游皱着眉头,只觉刚才似乎有人在看他,有一种窥视感,不过那种窥视感很快就消失了,他想了想,便也低下了头来。
只剩下猫儿仍旧仰头盯着天上。
直到身边又有人来。
“嗯?”
吴女侠又端着一簸箕的榆钱过来了,她抬头盯了眼天上,没看见什么,收回目光又多盯了两次,这才端着簸箕走近宋游,疑惑地问:“你家猫儿昂着头在看什么,什么都没有啊。”
“不知道。”
宋游只如此答道,低头继续做着手工艺活,对她说道:“放旁边吧,晚上来吃。”
“那就辛苦你了。”
“也辛苦你。”
“你在缝什么?沙包?”
“一个小球。”
“缝得挺好啊!看不出你还会做针线活!”
“在下从小在山上修道,道观清苦,没有裁缝,衣服坏了,都是自己缝的。”宋游小声说道。
“那你师父呢?”
“她的也是我缝的。”
“……”
吴女侠挠了挠头,这是她没有想到的。
宋游则低头咬断了线,拿着布球打量几下,算是检查,又见旁边猫儿盯着眼睛都不眨,便递给了她。
“拿去吧。”
“唔!”
猫儿立马张嘴接过,扭头就跳下了板凳,叼着往屋里跑去了。
宋游伸了个懒腰,也端着榆钱回屋了。
倒是有几年没有吃过了。
第135章 天海寺遇国师
道人在灶屋里清洗榆钱。
他很有耐心,又有的是时间,于是每一片都要洗得干干净净,洗完之后,便将之摊开在簸箕里。
猫儿则在外面玩她的新玩具。
她会用爪子去拨布球,看似只是轻轻一拨,布团却立马飞出去,而她又连忙去追赶,或是用另一只爪子将之半途拦下。玩得认真极了,亦是沉溺于这种简单的快乐中,无法自拔。
道人偶尔会探头看她一眼。
小楼不大,灶屋和堂屋是紧挨着的,洗菜之时,透过灶屋门,身子往后仰一点就能看见她。
宋游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小时候——
刚到道观的那几年,自己还很小,师父也常常在灶屋里乱搞,手忙脚乱,还要时不时看自己一眼,怕把这捡来没几年的小孩给养死了,而自己便经常端一张小板凳,坐在外面门槛上,看外头的风吹过山间出神。
当然这种场景并未持续多久。
等到宋游长大一点,便实在受不了那老道的生活能力了,于是慢慢接手了道观的生活大权,变成了小的照料老的。
平淡的生活常常让人沉迷。
往往当时不觉得有什么,只觉得是寻常至极的一天,等离开之后,反倒莫名其妙的时常念起,甚至像是发酵一样,离得越久,就越怀念。
眼前回过神来,仍是那只玩耍的猫儿。
真乃心安之处也。
宋游笑了笑,继续清洗。
过了一会儿才出声提醒三花猫:“三花娘娘别累着了,晚上还要去捉耗子。”
“三花娘娘不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