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进来吧,给你说,道士才睡醒,先去洗漱,三花娘娘给你倒一杯水。”
“……”
基本是照搬他对她的叮嘱。
不过三花娘娘知晓要帮客人倒一杯水,也足以让他觉得欣慰了。
洗漱完毕,出去之时,崔南溪已在一楼坐着了,面前放了一杯水,他却不敢碰,坐在板凳上也只敢挨着半边屁股,目光想要盯着前边,又控制不住往左右飞,去瞄坐在他对面的小女童,看起来极为拘束。
身后跟着一名侍卫,也很拘束。
反倒是小女童一脸如常,坐在板凳上晃悠着腿,发现他的不对,还疑惑的看向他,等他避开目光后,她便更来劲了,干脆直勾勾的把他盯着。
“崔公。”
宋游终于走了出来。
“仙人!”
崔南溪立马站了起来,脸上又是激动,又是喜悦。
“崔公莫要如此叫我。”
“仙师!”
“崔公请坐。”宋游对他笑了笑,招呼他坐下,同时坐在另一边,“上次云顶山一别,不知不觉竟已经一年了,看起来崔公气色不错。”
“托仙师的福,一切安好。”崔南溪连忙说,“此前崔某听说太尉府一事时,便觉得传说中那位仙人与仙师有些像,但无法确定,当时便想过来寻访探求一下是否是仙师当面,不过与胥乐来到这里,却发现仙师大门紧锁,崔某大抵便明白了,仙师不愿被打扰,于是没再过来,却没想到在灯会上竟有缘得见仙师真容。”
说着他忍不住又起身行礼:“何其有幸,何其有幸啊!”
身后侍卫也跟着行礼。
“在下前些时日在茶楼中饮茶时,还听有读书人说起崔公写的文章。”宋游笑着说道,“有读书人抄来在街边售卖,在下也买来读了读,崔公这篇文章也许真有流传千古之锦绣。”
“不过是借了仙师仙气……”
此时实在是无事可做,宋游便为他煮了茶,两人叙旧闲聊。
崔南溪说他离开石足县回京时云顶山的近况,那云顶山上有真仙的传闻对平州的影响。讲自己正在编纂的大典和一同编纂大典的博学之人,有时也请教宋游一些关于玄门、修行的知识,似乎要在大典中将这些也提一提。
如此的一番谈论,自是畅快的。
第193章 三花娘娘与点灯术
直到下午,宋游才把他送走。
自家三花娘娘早已在楼上学习起来。
宋游慢步上楼,楼梯还是吱呀响。
小女童坐在平常他才会坐的书桌前,两只脚迅速来回晃悠着,奇妙的是她上身却端端正正,两半截反差极大。
桌上摆着几张写了字的纸,还有一个沙盘,她正拿着柳枝,对着纸上的字,认真临摹。
此时最上面的是一个猫字。
“猫儿……”
一边临摹,一边小声念着。
写完一遍,须得停下来,认真盯一眼纸上的字,再看一眼沙盘上自己写出来的字,来回好几遍,每一遍都要盯许久,仔细对比。然后才用一根竹片将方形木质沙盘上的沙子抚平,重新更认真的写一遍,力求一点不差。
宋游的脚步声停在她身后。
女童耳朵动了动,没有理会。
道人则觉得这幅画面甚是美好,一点不逊色于云顶山的风景,也不逊色于黄昏下的皇宫与时代的潮流,忍不住站在她身后,静静的看着。
写了几遍,换了一张纸。
“狗儿……”
“马儿……”
小女童依然和原先一样,写了一遍又一遍,仿佛不觉时间流逝。
道人亦无所察觉。
“鸡……”
道人的心跳都停了下。
小女童似乎察觉到他的不对劲,扭过头来奇怪的看他一眼,这才继续自己的学习大计。
不过没学一会儿,她就察觉到,自己今天明面上的学习额度已经用完了。
于是装作随意,张开两只小手伸个懒腰,同时身体往后仰,头也高高抬起乃至往后仰,用这种角度瞄一眼身后的道士,随即便把柳枝放下了,起身离开板凳,还不忘对他说一句——
“三花娘娘今天就学这一点点。”
“……”
宋游露出了一抹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