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游这才收回目光,对三花娘娘说道:
“快要下雨了,我们回去吧。”
“哦……”
猫儿这才跳下城墙,跟在他背后。
刚走回去,雨就落了下来。
大滴大滴的雨,砸在这离长京数千里之外的军镇中,噼啪作响。风雨一来,草木无可安身,天地昏暗,站在檐下也得湿身。
“轰隆!”
雷鸣声接连响起,照亮昏暗天地。
宋游向张军师借了一本书,便坐在窗边,捧着书耐心读着等着,心神沉入进去,风雨声也好似不见了。
这雨真当来得大。
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地上就淹起了水,一个时辰后,已有老旧的房屋被风雨打碎了房顶,来往抢修的军校冒雨淌水,在屋外大喊。
所幸远治城虽不在山上,也不在低处,房屋也有加高,水位刚刚到门槛,淹了外边路上半腿深,便保持着这个高度不再上涨了,甚至雨势小的时候外边的水就迅速流走,露出地面。
宋游依然安心看书。
三花娘娘则在屋中玩她新得的小旗子,时而练字,时而变成猫儿,到窗边看雨,也看外头来往的人。
三日很快过去。
“笃笃……”
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宋游放下手中书,开门过去一看,外头站着的是一名小校,披着蓑衣,满脚泥泞。
“宋先生,军师有请!”
“稍等!”
宋游回身进屋,取了雨伞,便毫不犹豫跟他出去:“请带路。”
下了三日,雨小了些。
外头街巷全是湿泥与脚印。
一人一猫跟着小校,脚步匆匆,很快又到了那间房中。
房里依然趴着十来位将军,陈将军、张军师、蒋大肚和其他几位谋臣武将都在,都像是刚到的样子,怕是关心之余也想来看看神奇。
在众人旁边还摆了一张桌案,桌案上则放着一个大箱。
大箱也不算很大,一个人就可以抱住,古朴精致,颇有灵光。
“宋先生来了?”
张军师一见到宋游进来,就连忙说道:“小箱已经回来了,不过我们还没有打开,等着宋先生来。”
“开吧。”
宋游一进来就说道。
“好嘞!”
蒋大肚立马打开了大箱。
里头装着一个长约一尺、宽约一掌的小箱,像是富贵人家用来装金银细软的箱子。
再将小箱也打开。
里头装着一个信封,还有一个大竹筒,竹筒中是许多黑色的种子,长得和南瓜子差不多。
“先生……”
蒋大肚看向宋游。
“……”
宋游则沉默着,拿起信封。
随手一捏,很薄。
“多谢……”
宋游对蒋大肚诚心道了一声,将信封揣进怀里,这才又把手伸进小箱,抓了一小撮种子,看了一眼,便将多的都放了回去,只留下一颗。
随即又扭头看了看站着的诸位武将:“可有将军替我在地上刨一个坑?”
“俺来!”
当即有一名佩刀的大将喊道,刷一声便抽出了手中宝刀,黄土夯实了的地面,他却只轻轻一用力,便将刀剑插进了地里。
再一撬,就是一个坑。
“多谢。”
只见道人随手一丢,便把种子丢了进去。
将军会意的将土填了回去。
宋游又端起旁边的茶壶,朝地上倒了点水,随即对着地上说道:
“仙种可懂人言?”
“若懂人言,速速生长。”
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之下,神奇的事发生了——黄土之间竟然多了一点黑色,眨眼之间,那点黑色便已冲开了黄土,展露出绿色的嫩芽来。
刚刚才丢下去的种子,此刻竟已然扎根,顶着原先黑色的种子壳破土而出,没一会儿种子壳便掉落下来,底下的娇嫩叶子顿时展开。
小苗也迅速长高。
这株植物仿佛有着无限生机,不用宋游催促,也不见宋游施法,便自觉的迅速生长。
在场之人,无不惊叹。
大约一炷香之后,房间之中已多了一株半人多高的苗藤,十分青翠,像是豌豆苗一样,上边开出了蓝紫色的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