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猫儿又扭头把道人盯着。
此时外头雨声嘈杂,噼里啪啦,水汽又遮挡了一切气味,就连她都没有察觉到有人来。
可仔细一听,噼里啪啦的雨声中又确实混入了一些沉闷的声响。
像是雨点打在伞面上的声音。
“你是怎么知道的?”
“猜的。”
“怎么猜的?”
“不好说。”
“你不聪明!”
猫儿又扭回头去,全神贯注盯着院外。
那沉闷的声响越来越近了。
“笃笃笃……”
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不等道人有任何动作,三花猫顿时一扭一跳,就从床上跳了下去,只传来她清清细细充满活力的声音:“三花娘娘去开门!”
再走到院子里时,已经是个身着三色衣裳、戴着斗笠的女童了。
“吱呀……”
木门被她拉开。
女童高高抬头。
外头站着的是一名老道士,撑着一把泛黄的旧伞,油纸厚而坚硬,雨点打在上面噗噗作响。
“三花娘娘,贫道有礼了。”
“文平子,三花娘娘有礼了。”
“冒昧来访……”
“快进来吧,外边在落雨!”
“多谢……”
小女童长得虽不高,却很有主人家的风范,一直把文平子让进了家门,自己把门关上插好,这才又领着文平子穿过院子,一直进到堂屋。
道人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文平子来了!”
三花娘娘对道士说了一声,这才走向灶屋,舀水冲脚。
第472章 天下之变
“道友怎的冒雨前来?”
“今日刚好有位善信请贫道来城中看看家宅怪事,善信着急,贫道也不好拖延,便冒雨进了城。”文平子说,“想着离道友府邸不远,上次一别也有些时日没见了,便过来拜访一下道友,却是没有事先通报。”
“修道之人,正应该如此自然随意,道友又何必如此客气。”宋游端起茶杯,“外头天寒,请道友饮一杯热茶,驱驱寒吧。”
“多谢。”
文平子双手接茶,小口酌饮。
茶汤红亮清澈,有馥郁的木香。
“好茶!真是好茶!”
“御贡龙团,还是以前在长京的时候,有位故人得了陛下的赏赐,赠予我们的。说是越陈越香,放个三五年最好。在下一直很少喝,如今剩下这半团估摸着也到了风味最好的时候了。”宋游也捏起茶杯,放到鼻下,先是闻了闻,这才细品。
自己煮的茶没有加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虽说这龙团加一些梅干进去也不错,但他也加得很少,最大程度的保存了茶香。
第一次撬开这龙团来煮,便知是好茶,只是香味仍有些浑浊,细细一品,仍然有些常人难以品到的仓味,是霉菌和灰尘所致。如今所有杂味基本都随时间消失在了路上风里,香味也变得更清澈,是复杂又纯粹的木香,果然更上了一层楼。
“道友煮得也不错。”
文平子品了两口,将杯子捏在手里,感受着杯壁传来的温度,温暖着刚从雨中走来的他,却是有些忧心的说:
“自打今年开年以来,天地死物成精破土现世,妖邪频出,光是贫道知晓的、前去驱除过的,便有好几个。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是啊。”
宋游也放下了茶杯。
知晓文平子冒雨而来,他便猜到文平子定是来与他说这些事。
“道友觉得……”
文平子看着宋游。
“纵观古今,浮沉不断,起伏不止。每到太平之时,妖邪定然收敛,若是乱世将至,便是妖邪频出。每几百年便是一个轮回,不曾变过。它们好似比我们更能嗅到天下的变化。”宋游点头道,“这确实不是什么好兆头。”
“果然如此……”
文平子显然也是有所猜测的,可从宋游这里得到佐证,还是不由震惊,喃喃自语:“如今可正是前所未有之盛世啊……”
“是啊。”
“如今,如今鬼魂变多,若是乱世到了,尸骨满地,岂不遍地都是鬼?”文平子担忧的道。
“在下过几日就将启程,离开阳都,争取尽快解决此事。”宋游面容平静,顿了一下,“可在此之前,若有妖邪作乱,恶鬼害人,还得麻烦如道友这样的修行之人,多多辛苦,匡扶乱世,肃清妖邪。”
“这是贫道职责所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道友本事很高,可东奔西走,终究亏了身体,请神之法学来简单,若能散开传承,便更好了。”
“乱世若至,贫道岂能敝帚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