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
“从塞北到长京,那可是整整三千里路啊,只用了半个月。直到兵临长京城下,也只打了一场,便是在昂州城外二百里,遇到李成浩将军率领的昂州竞州丰州三地禁军的防守。”袁姓士人说着,环视众人,“诸位可知那一战如何?”
“如何?”
“昂州神威军,竞州虎威军,丰州龙威军,加起来四万多人,全是精锐。”袁姓士人说道,“镇北铁骑之下,一击即溃。”
众人一听,全都睁大了眼睛。
听过不少武安侯的事迹,却也少有如这般清晰的感知武安侯与镇北军的威势。
“那现在呢?”
“现在武安侯率铁骑围困长京,后方援兵越来越多,家中写信叫我返乡,不敢再在昂州停留,怕遭了兵灾,只好匆匆回来了。本想着到了城中再去登门拜访几位兄长,请去饮酒,没想到几位,唉,成孝何德何能,让几位兄长亲自来迎我。”
“……”
一只白嫩的手伸到了宋游面前,抓了一个蒸饼走。
宋游不由将目光从旁边那桌士人身上收回,顺着这只小手,看向面前的三花娘娘。
小女童面无表情,将蒸饼拿过去,被他发现也旁若无人,只垂眼瞄着他头上夹了螺肉的蒸饼,认真学着他的样子,也将蒸饼掰成两半,将螺肉放进去夹在中间,一口咬下去。
一边吃一边抬眼瞄他。
“好吃吗?”
“好吃吗?”
“我觉得好吃。”
“那我也觉得好吃。”
“……”
宋游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吃完蒸饼,稍作收拾,继续上路。
越发接近昂州,路边越发繁荣,但是受长京之乱影响也越大。
只是武安侯南下勤王的消息已经传了开来。
武安侯真有神威。
只听说“武安侯南下勤王”,无数人便当即认为,天下将定,于是刚刚才浮躁起来的心,立马就又定了下去。
没走两天,行至山间。
路边忽然又起了风。
“喵呜!!”
三花猫又差一点炸毛,原地跳起。
只见官道旁的树林中不知何时多了一只怪狐,黄色的皮肤,大如犬,眉长如须,依然与他们并排而走,边走边扭头看他们。
“小猫儿又被吓着了?”
宋游倒是不惊,扭头看它:
“足下又来了?”
猫儿也松了口气,安定下来,学着自家道士,问了一句:
“足下又来了?”
“是啊,我去长京耍两天。本来该从那边山里过,免得被人看到,刚好察觉到你们也在这边,就过来和你们讲几句话耍。”
第492章 下一个朝代姓什么
“听说了吗?陈子毅攻破长京了,顺王不肯投降,自缢于太平殿龙椅上方。陈子毅身负重伤,已往逸州送书,要迎回太子与皇帝。”
“是吗?”
宋游脚步不停,与狐狸对视。
短短几句话,说出的却是一件足以影响天下大势的事情。
若是此时已经到了长京,哪怕只在长京城外长山之上,远远眺望那场都城之战,想来感受也会清晰一些。可眼下在路边听一只天生地养、精于此道的狐狸说来,语气又轻描淡写,宛如谈闲,就像是从一本史书上读到。不经意的一段话,便是历史长河中波澜壮阔的一个节点。
“是啊。”
狐狸扭头一眨不眨的看着他们,却敏锐的避开了前方的树干杂枝,跳过了挡路的顽石,说道:“那顺王真有先帝几分风采,哦对了,皇帝也已经死在路上了,自己死的,死了好几天了。这样一来,天下又要晚十来年再乱了。”
“只有十来年吗?”
“我告诉你这个了,你也告诉我那个!我们交换!交换!怎么样?”
“哪个?”
宋游平静的问道。
身边的三花猫却一直盯着狐狸,盯着它的眼睛,也盯着它的脚,面露思索,不知道它是为什么不用看路也不会撞到的。
“之前说的那个!”
“我敢说,足下敢听吗?”
“敢听!”
“……”
宋游看了它一会儿,这才反问:“听说风狐天生唯一,一世只存一个,是真的假的?”
“自然是真的,只有一个。”
“上一只风狐活了多久?”
“三百年。”
“怎么死的?”
“大晏太祖定了天下,听说有这么一只风狐,就找能人把它找了出来,烧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