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我本无意成仙 > 第57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575章(2 / 2)

三花娘娘挎着她的褡裢,里面除了她的小零食和小刀旗子,还有一个装满的水囊,算是为宋游分担了一些重量。

一行人往北钦山而去。

那方方正正的油纸包里,正是宋游带了一路的半部《蔡医经》。

小女童拿着她又短又细的小竹杖,学着宋游拄着,只是这根竹杖对于如今的她而言有些太短了,倒是可以当做玩耍的棍棒。

于是她一边走,一边到处挥舞,时不时盯着路面上细小的碎石,陡然一挥竹杖——

碎石便立马往旁边飞去。

碎石不能太大,最多不能超过指甲盖大小。

否则就会不听她使唤。

正好遇上鬼市开市,宋游又去鬼市转了转,本想缅怀曾经岁月,却另有收获。

鬼市鱼龙混杂,向来不如城中规矩,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满天飞,总比城中传得快些。来到这里,感受这里的氛围,看这些人的想法,这才能体会到长京之乱远比长京街上看到的严重。

这些本就藏身于暗处的人,亦是最容易对大晏朝廷和如今局势不满的人,原先一片太平,自然压在心底,只敢小声说,小范围讨论。如今大晏开始显出了一点乱象,他们心底积压的东西便立马爆发了出来,仿佛成了最先知水暖的鸭,最先知水浑的鱼。

并且有趣的是——

长京街上比以前萧条冷清,这鬼市反倒比以前热闹多了。

住的则是以前的茅店。

值得欣慰的是,当年那户人家的男主人已经从军归来,还混了个品级低的校尉,如今在城中做一个小武官,俸禄也还可以。

也许当年的彩虹是有用的。

随即慢慢往北钦山走,一边走一边观赏早冬萧瑟的天地,饿了便找个地方,生一堆火,用木棍串着馒头烙饼烤热,便是一顿凑合饭,总归比街上买的蒸饼馒头或干巴巴的胡饼更有滋味一些。

如此走到北钦山时,已经四天后。

这次北钦山倒是还未下雪。

前些天到长京,第二天宋游便让枣红马自行去北钦山寻蛇仙了,如今和上回一样,他们才刚走到山顶,枣红马就有所感知,来迎他们了。

宋游问它蛇仙和神医的近况,跟随着它,很快见到了那座湖边茅屋。

隐隐有炊烟升起,静谧如世外桃源。

第500章 医经已成

湖边草甸已老,树木皆凋,落了一地的枯叶,唯有茅屋后的竹林仍然墨绿,全都低着头,昏黄天光下有些偏黑。

湖面安安静静,清晰的倒映着岸边光秃秃的树枝,也落了不少落叶,飘在湖面上像是小船,一片萧瑟之感,细看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一名道人带着小女童与枣红马,进入这方世界,像是无意闯入一幅秋冬画卷之中。

湖上仍有小舟,舟上仍有钓叟。

“噗……”

马儿慵懒的打了个响鼻。

宋游走到湖边停住,与他无声行礼。

小女童也在岸边站住,仰起头伸长脖子盯着船上老者,目不转睛,又是一脸严肃。看了好一会儿,她才做下决心,试探着往前迈步。

绣花小鞋子,踩水却不沉。

甚至连一丝涟漪也没有荡起来。

这是她对分水刀的新妙用。

小女童挎着褡裢,慢慢往前走,不时停下来,回头看一眼已经走向竹屋的道士,站在岸边看着她的马儿,还有在天上胡乱飞、害怕地下蛇仙而不敢轻易下来的燕子,逐渐走到小舟面前。

高踏步往船上一跳。

“哗……”

船身受力,左右摇晃。

镜子一样的湖面终于荡开了涟漪,许久也没有安定下来。

蛇仙依旧端坐,沉默不语。

只是旁边多放了一根钓竿。

“!”

小女童抬头看他一眼,眼神如猫,没有说什么,只一边紧盯着他一边试探的拿起钓竿,见他没有反应,便摇头晃脑,随意坐了下来。

挂饵,抛竿,静等鱼儿上钩。

“吱呀……”

远处茅屋传来推门声,吸引得她往那边看了一眼,也只看了一眼,就又收回目光,专注于手中之事了。

宋游则已经进了茅屋。

屋中没什么特别的,反倒因为天要黑了,显得有些昏暗,点着一盏油灯,此外便是浓浓的墨香味,风从窗外进来,吹出翻纸的声音。

“哗哗……”

纸页抖动,声音很好听。

里头既有桌案也有床。桌案便是当初宋游去深山中取来削平的大树墩子,床则是简单的木架子床,上面放了一层竹篾栅,铺着被褥。此时两道人影借着烛光在桌案旁伏笔誊抄,又困又乏,一人躺在床上,盖着被子,似乎已病入膏肓。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