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四望,古香古色。
好像真的有些熟悉。
旅游团在旁边空地集合,小情侣在风雨廊下假装拍照,偶尔互相对视,压着贼兮兮的笑。
“晏朝末年,妖鬼传闻变得多了起来,除了平州,就属余州最多,余州又属扶摇最多。传说当时扶摇到处都在闹妖闹鬼,尤其是这里。当时徐府的人经常被妖鬼骚扰,十分难受,却也不知原因,只猜测这里可能是什么风水宝地。”
“后来有狐狸在大街上肆虐,其中有只怪狐,叫做风狐,说这里是龙兴之地,说大晏要亡了,未来的皇帝会从这里诞生。”
“你们说神不神奇?”
“当然这些都是传言,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诞生之初,总是有些怪象的。”
“我们往里走……”
导游的声音好似将三花猫拉回了几百年前。
徐家大院,夜晚吵人的妖精,满大街的狐狸,不平凡的落魄书生,还有那只疯癫的怪狐……
“余朝开朝宰相徐秋月的事迹大家肯定都听说过,大概也在电视中看过不少。现在大家左手边的这进院落,传说就是徐秋月住的院子。关于徐秋月早年的记载不多,不过最开始的时候,他在徐府似乎并不是很受重视。”
“大家看见这口井了吗?”
“这是徐府曾经用过又废弃的水井,迄今也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据现代人探测,这口井里有非常大的金属反应,历史学家猜测,可能是当初余朝太祖住在这里的时候,起兵之前,用来藏铁或者兵器甲胄的。”
“也可能正是这个原因,才导致后来徐家人废弃了它,转而在里面新开了一口井。”
“……”
三花猫听得打了个呵欠。
历史的魅力绝对有一部分在于它的缺失和难以窥视,可问这个世上谁对历史最为清楚,莫过于从那段时间走过来的人。
也可能有猫。
对于今人,那些事是未知的从前,最多最多也只能从古人吝啬简短的文字中窥探一点点,对于他们,却是曾经亲身经历过的画面场景,是脑海中已经逐渐模糊远去的时代回忆。
越往里走,院落越发熟悉,仿佛果真如那导游所说,走进这扇门,便是回到了几百年前的大晏。
真是数不尽的感慨……
太阳越升越高,阳光越来越暖。
三花猫跟着他们走了一圈,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这座大院,头顶上的“徐府”二字,便在太阳下伸个懒腰,离开了这里。
……
又是半月。
长京,某家饭店。
少女挎着古朴锦袋而来,步履无声,随便找了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下。
“吃点什么?”一个老板打扮的妇人问道,“小妮儿。”
“一碗皮蛋瘦肉粥,一盘卤鸡,一份羊肉毕罗。”三花娘娘面无表情的看着菜单,低头盯着菜单上,犹豫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再来一份樱桃毕罗。”
“我们这的皮蛋瘦肉粥不按碗卖,是一大份一大份的。”
“那要一份。”
“你一个人可吃不完这么多。”
“打包。”
少女声音清细,语气笃定,直到老板转身走了,她这才又摸出手机。
三花娘娘:我给伱们寄的余州特产收到了吗?
“嗡嗡~”
老芽儿道士:收到了
三花娘娘:尝尝
老芽儿道士:不吃
三花娘娘:正规生产,驰名商标
老芽儿道士:不吃
三花娘娘:……
三花娘娘:给狐狸和陈某吃
老芽儿道士:可以
“……”
这老道士,性格绝对有问题。
少女面无表情的收起了手机。
老板娘很快开始上菜。
一份皮蛋瘦肉粥,是用砂锅装的,端上来还在咕噜噜的冒泡,里面墨绿色半透明的皮蛋与浅粉色的肉沫搭配出诱人的色彩,倒是与记忆中差得不多,用料还要扎实一些;一盘切块的卤鸡,看得出有半只,香气浓郁;两盘刚炸好的毕罗,金黄微焦,上面也在冒着细小的油泡,烫乎得很。
还有一份碗筷。
三花娘娘习惯性的将老板娘拿来的碗筷推在了一旁,转而低头从锦袋中取出一个精致无比的小碗,玲珑青花瓷,一双木筷,随便看了眼碗中有没有灰尘,便拿起勺子开始舀粥。
说来奇怪,那个锦袋本来干瘪,像是空的一样,只有两块布,是看不出里面装了碗的。
舀好粥,放好筷子,拿出手机。
拍两张照,发给自家道士,告诉他自己又回到了长京,又回到了柳树街附近,又点了皮蛋瘦肉粥和卤鸡,还有炸毕罗,尤其是有他吃过的奇奇怪怪的樱桃毕罗,这才开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