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休剥葱一样,一层浅青色外衫一层白滑里衣把于念剥干净。
浴桶里,褚休靠着桶壁坐在矮凳上,于念**坐在她腿上,双手撑着她的肩膀,脚尖绷紧点着桶底,胸口饱满在水面上若隐若现,白瓢朝下摁在水里般上下起伏。
褚休握着于念的腰,让她微微站起来些,自己一低头就能吃到白面馒头上的红点。
于念脸被水汽蒸的红扑扑的,白里透粉唇瓣水润眼尾绯红,眸子里含着层水光,随着起伏晃动,最后凝成泪珠摇晃着掉下来。
眼泪砸在褚休脸上,水喷在褚休掌心里。
她趴在褚休怀中,任由褚休给她洗澡再把她抱回去。
裴景有句话说的不对,褚休不是不要钱,她只是要别的,比如于念的身子。
第109章
“褚兄。”
褚休扭头, 提高手里灯笼,映出李礼的脸,笑着拱手, “李兄。”
李礼从袖筒里掏出一包酥糕,打开层层包裹的油皮纸, 递到褚休面前,“来一块。”
宫门还没开,站着也是站着,不如吃点东西果腹。
褚休胳膊夹着灯柄, 捏了李礼的一块糕点塞嘴里叼着,低头从腰间小包里掏出一枚鸡蛋递给李礼, 抬下巴示意, “喏。”
李礼笑着接过, 抬手在自己官帽上磕碎蛋壳,借着灯笼亮看褚休腰上的小包, 咦了声, “你这书袋不错, 巴掌大小,正好放点吃食还弄不脏衣服。”
褚休拍拍袋子, 里头就两个鸡蛋,她一个给李礼一个, “我媳妇给我琢磨着绣的。”
说是拿她的袋子练练手给自己缝个书袋。
如今才八月上旬,裴景那边学堂都还没定下来,于念就已经开始提前准备书袋了。
李礼媳妇不打算进学堂,但两口子打算送闺女去, 只是他闺女今年也才四岁,年纪属实小了点, 估摸着赶不上第一批了。
李礼问,“听说入学要考试,你家娘子准备的如何?”
褚休算了算,离上次裴景过来给于念送书到今日,约摸着快半个月了,“已经能把字写到一张纸上了。”
念念对入学充满期待兴致勃勃,刚把字写明白,书袋就已经先缝上了。
奈何策论对她来说比登天难。
褚休白天当值,只有傍晚散班回家跟晚上能教她,于念在那儿点灯熬油练字,她正好抽个时间借着光亮写点话本赚些润笔费。
可能因为她成了状元裴景当了驸马,两人之间合伙写的《今朝人物传》这几个月卖的极好,尤其是清河县跟京城附近买的人很多。
裴家人月初来京城给两人送卖书的银钱,主要是给裴景送些中秋贺礼。
走的时候,长公主送了裴家人不少东西,褚休蹭裴景的脸面,劳烦裴家人帮她捎带些中秋礼回去,一份给颜家一份给大哥大嫂。
买完节礼手里头还剩笔银钱,褚休就想到了别的——
念念生辰快到了。
于念自己都不记得自己是哪天生的,在于家这么多年也没人提过更没人给她过过,时间一久她自己都没把生辰当个事情。
褚休原先也不知道于念具体生辰,那成亲八字上写的日子是假的,上头的出生年月日全是李氏当年给念念入户籍时随口编的,当不得真。
于念的生辰不好确定,但忠义侯亲女儿小念儿的生辰随便打听两句就能问出来。
十二月十八。
离现在还有几个月,褚休想送点好东西,又没想好送什么,所以得提前准备。
她咬着糕点走神,目光就这么落在前头不远处的四品官手上。
李礼点头,“进步的虽慢但也是进步,应当能赶上的。”
何况于念错过了孩童时念书启蒙的机会,长大后再学不会更简单,只会更难。她现在就能把字写到一张纸上不缺胳膊少腿,已经用了大功夫,平日肯定没少背地里练。
褚休回神,笑着说,“她是学的认真。”
褚休视线从人家拇指上头反光的玉扳指上移开,咽下嘴里东西,“也肯定能赶得上,毕竟你裴兄现在学堂才刚定下。”
京中几家大书院对于女子学堂的事情表现的都不算太积极。
女子怎么能进学堂呢。
那般圣洁的念书地方,女人* 要是进来了男子哪里还能静心读书?
男女混在学堂里成何体统,那可是书院不是鹊桥。
尤其是书院延用前朝规矩,女子不得踏入。
现在不仅要踏入了,还要来来回回的踏入,对于保守古板的几位山长来说,这事属实难以接受。
裴景拿驸马的身份往下压都不好用,他们虽然没明着跟皇权和朝堂作对,但文人的太极手法用的极好,今日拖明日,明日拖后日,要是派人去问,那边的回复就是“还在商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