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我,恶女,只想造反 > 我,恶女,只想造反 第12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我,恶女,只想造反 第129节(2 / 2)

老儿笑道:“衙门自个儿都穷,哪来口粮给义军吃?”又道,“这年头什么怪事都有,我们村就有好几个跟着起义打出去的,结果回来都夸赞惠州兵仁义,劝他们回乡分地,养家糊口才是正经。”

甘三也笑了起来,“那也算走运的,至少没丢性命。”

老儿接茬儿道:“可不是,起义造反是要杀头的,但衙门念在乡民是受大乘教蛊惑,网开一面。不仅如此,去年他们还给种粮,让大伙别把地荒芜了。听说今年也不用交粮税,每户只给一斗米让衙门吃新就行。”

一直没有吭声的鲍起凤忍不住问:“什么叫一斗米吃新?”

老儿解释说:“这是九娘子兴的规矩,说他们惠州也穷,有些种粮还是衙门自掏腰包去隔壁通州借的,得还。”

“每户一斗米?”

“对,以户为主,一斗米不多,我们这些老百姓受了惠,也都乐意。”

几人跟那老儿唠了许久,稍后老儿要去捆小麦,他们这才走了。

路上甘三道:“主子,看情形,闵州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糟糕。”

鲍起凤道:“谁知道呢,再走走看。”

他并不着急上任,而是顺路探听当地的情况。一些地方已经恢复秩序,一些则慢些,但问起惠州在地方上的行径,无不夸赞。

有夸惠州兵军纪严明下乡帮老百姓垦荒种地的,夸衙门体恤百姓分田地给种粮的,还有夸官府从通州买粮救济等等,显然对他们的印象极好。

惠州人的口碑令鲍起凤颇觉欣慰,方家人没看走眼。

待他抵达州府荣城,当时陈皎没在,是崔珏在主持府内事务。得知朝廷派人过来,崔珏亲自去客栈接迎。

鲍起凤见到崔珏的第一面就觉得这人瞧着有些眼熟,他上下打量,捋胡子道:“崔别驾是中原人?”

崔珏应道:“崔某祖籍在曲州。”

鲍起凤轻轻的“哦”了一声,又忍不住多瞧了他两眼,总觉得似曾相识,但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

“老夫进闵州沿途过来时曾探听过乡里,皆对惠州兵夸赞不已,可见你们惠州有认真下功夫。”

崔珏道:“这都是九娘子的意思,她体恤闵州百姓的不易,不愿看到生灵涂炭。”

鲍起凤点头,“如今州里的叛乱已经平完了吗?”

崔珏:“六月闵州十一郡全部清除完毕,目前各郡县都在重振秩序。”

两人离开客栈后一边走一边叙说闵州的现状,崔珏不知鲍起凤的底细,回答得比较谨慎。

换句话来说就是很官方。

到了州牧府,崔珏差人去把陈皎寻回,又给鲍起凤安排住宿。

谢必宗不屑朝廷里的人,私下里同崔珏道:“倘若这个鲍起凤又是昏庸无能之辈,那闵州百姓只怕还得遭殃。”

崔珏没有答话,现在他还不清楚鲍起凤的底细,如果不堪用,那就杀了。反正现在州府里都是自家人,再加之千里迢迢前来上任,途中出了岔子,也在情理之中。

这时候陈皎在隔壁郡,接到崔珏传来的消息,颇觉诧异,因为他们上报到惠州还没多久,朝廷居然这么快就派人来了。估算路途时日,应是在消息还未报给淮安王之前那边就差人前来上任。

陈皎总觉得中间有点名堂。

一行人快马加鞭往荣城赶,抵达州府那天下起小雨,恰逢崔珏外出,见他们回来了,私下同陈皎议了议这个鲍起凤。

崔珏不知他的来头,只觉鲍起凤脾气古怪,很不好伺候,动不动就训人。但做事条理清晰,许多事一针见血,经验丰富,是干实事的老手。

陈皎听得半信半疑,“真是怪了,朝廷什么时候转性了?”又提起她的狐疑。

崔珏也觉得不大对劲,因为按照正常流程,他们平叛后上报给淮安王,那边再上报到朝廷派人下来治理。但流程还没走完人就已经到了闵州,可见是早有安排的。

对于这个疑问,陈皎跟崔珏一样心黑,说道:“且先看看此人底细再说,若拉拢不到一块儿,就杀了罢,我不能让惠州白干这场。”

崔珏点头,“我正有此意。”

他们为了闵州跑断腿,可不想替他人做嫁衣。

陈皎亲自跟鲍起凤会面,老儿虽听方家提起过,但见到眼前这个女娃还是诧异不已。一个才十八岁的女郎,能做出那般功绩,可见心智不简单。

两个爷孙辈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过了多久,鲍起凤才道:“九娘子现如今在闵州可是个名人,但凡提起,闵州百姓无不夸赞。”

陈皎挑眉,道:“鲍州牧客气了,虽说闵州不属淮安王管辖,但朝廷既然派了我们过来,行事自然不能半途而废。

“叛乱要平,后续治理也不能落下,断不可像之前的平乱那般,过阵时日又死灰复燃,白费力气。

“我们惠州人做事讲求实干,不仅要治理表面,内里也得一并治理,方才能让地方百姓安居乐业。”

鲍起凤睇她道:“前两年魏县王家闹到了朝廷,可是你的杰作?”

陈皎:“……”

她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不知鲍州牧有何指教?”

鲍起凤:“也没什么,老夫就随便问问。”顿了顿,“听说九娘子手里头有一位叫方孝宣的小子?”

陈皎愣了愣,点头道:“对,怎么?”

鲍起凤:“老夫与方家倒是旧识。”

这一提,陈皎先前的疑惑隐隐有了答案,她知道方家在朝廷里有人为官,难不成是方孝宣那小子捅过去的?

这不,方孝宣可愁了,因为他祖父差人给他送来两封家书,一封是给他的,还有一封则是给陈皎的。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