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14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141节(1 / 2)

(' 叶珣坐在他对侧,青年面色苍白冰凉,大氅还围着一圈雪白的狐狸毛皮,他接过清亮茶汤,轻抿一口,苍白的肌肤便被阳光照得几乎透明。

赵云惜视线巡弋,不住点头。

这个帅,这个也帅。

一屋子的颜值盛宴。

当然,他儿乃其中翘楚。

又玩了会儿,林修然便带着叶珣、林子坳几人回去了。

小院中又恢复安静。

张白圭捧着书,面容沉静,他垂眸,用细白的指尖轻轻抚摸着泛黄的书页,满脸若有所思。

以如今来看,府试倒是可以接着上了。

原本的三分忐忑,在知府将他介绍给学政时,便尽数消散了。

“明日还要回去教书,你注意多喝水,别伤了嗓子。”赵云惜细细叮嘱。

春日里要忙得事情有很多,菜园子里的草要薅,这遍地的野菜等着她去挖,简直一刻不得闲。

赵云惜擓着筐子出门,张白圭一看,将书妥善放好,也跟着追出去了。

“娘,等等我。”他说。

娘俩一前一后往外走,初春时节,南坡的荠菜特别嫩,还有灰灰菜等,看着就让人非常欢喜,打算再去薅一点,还可以多挖点茵陈酿酒。

刚走出家门,就见迎面走过来两个熟悉的身影,见了两人就笑:“云娘!白圭!正要去你家找你们呢,张茂家的昨夜生了个闺女,尚未起名,来找云娘起一个,沾沾福气。”

主要是云娘的运道实在好,公婆省心,相公、儿子都极出色,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张白圭有些担忧地看了一眼娘亲,她估摸着不爱听什么起名不起名的。

却见赵云惜面色如常,思索片刻,略带苦恼道:“原先卖糯米包油条时起得多了,现在反而不好起,大娘觉得若蘅二字如何?”

张鉞细细品了品,笑眯眯道:“初春时节的羊,可不就得多吃草,若蘅二字极好!极好!”

赵云惜笑着恭贺。

家里头添丁是喜事,特别是张家五代同堂,确实是大喜事。

菊月嘻嘻一笑,高高兴兴道:“先开花后结果!小孙女随了张茂儿时,秀致漂亮!”

几人寒暄片刻,她又笑着道:“还得去别家送红鸡蛋,我们先回了!”

赵云惜和他们挥手告别,回神盯着小白圭,想起来就是心中一痛,她的大孙不忍受辱,自戕而死。

“走吧,去挖荠菜。”她说。

南坡上到处都有人在挖野菜,农人有点吃食就不会放过,老些、嫩些都能吃。

赵云惜和王秀兰打招呼时,一时还有些不敢认。

她穿着细棉的簇新衣裳,头上别着银簪,手腕上也戴着泥鳅背的大银镯子。

瞧着富态又利索。

“云娘来了!”王秀兰瞧见她,亲亲热热地打招呼,笑眯眯道:“我瞧着南坡的野菜不错,想着来多挖一点。”

她满面春风道:“我家狗娃子成绩好,夫子说再过两年让他去参加科举!”

赵云惜听到许多好消息,也跟着高兴,笑眯眯道:“那太好了,到时候给你考个秀才公回来,家里不用再交赋税了。”

按着朝廷律例,年入超过四十两,就会入商籍,但是这中间的可操作空间特别大。

比如她背靠林家,又不是亲自经商,另挂在赵掌柜的户上,那她就可以数着钱做自己的军户。

而王秀兰家,相对来说就势单力薄,整日在东街卖烧饼,难免入了商籍。

商籍有商役,要么交钱,要么交货,都得割一刀喂喂上头。

而家中有功名,上头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计较太多,并且秀才家真的可以免除徭役。

王秀兰笑得见牙不见眼,“这都是托你的福,要不然我还在地里刨食,哪有这样的造化。”

张家台这几年做生意的不少,但真正起来的没几家。

寻常百姓,家里头抠搜邋遢惯了,自己并不觉得,便是做生意也要抠搜原材料,掉地上舍不得扔,顺手再放回去卖。

被人瞧见了,便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

再想做生意就难了。

赵云惜笑了笑,蹲下来挖荠菜,一边笑着道:“是秀兰婶子有本事,人又勤快。”

两人闲闲地聊着天,张白圭跟在后面找茵陈,他想着给夫子酿酒喝。

“姑姑!我给你送猪蹄!”远远的,有一道甜甜的小奶音出现。

赵云惜顿时笑逐颜开,冲着她摆手:“织织!你来了。”

小姑娘扎着两个小揪揪,肥嘟嘟的小脸跑得红扑扑,背着小背篓往这边冲。

张白圭听见声音,便过去接:“织织,哥哥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