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14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143节(1 / 2)

(' 张白圭收起手中的书,笑着道:“娘亲若是舍不得,我自己去也成。”

“那不行。”纵然是千古首辅,他也是用电话手表的年纪,怎么能独自一人出远门。

“舍不得是正常的,但是真去了荆州府,也未必不喜。”赵云惜絮絮道。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张白圭自然也知道,他笑了笑,望着温馨精致的书房,也有些感慨。

书房前的这一棵枇杷树,如今已亭亭如盖矣。

“娘,等去了荆州府,书房前再种一棵枇杷树吧。”现在枇杷微黄,再过半月就能吃了。

“这棵枇杷树上结的果子,我们吃不到了。”估摸着这三两天,就要往荆州府去了。

张白圭执笔练字。

天还有些冷,指尖被冻得发红,但是烧炕又太燥热,只能自己扛着,幸而小少年的火力壮,倒也能抗。

赵云惜想了想,左右无事,也凑在他身边练大字,心里琢磨,到时候得雇佣个老妈子,做饭洗衣打扫卫生,不然家务要她一人做,她有点受不了。

或者再给白圭添个书童,帮着提书箱,整理下内务,如此他也能轻省些。

虽然他家白圭沉静淡然,但今日一番敲锣打鼓高声喊唱,再加上若蘅的洗三礼,更是十里八村都传遍了。

第64章

张白圭沉静淡然,但今日一番敲锣打鼓高声喊唱,再加上若蘅的洗三礼,更是十里八村都传遍了。

那可是案首!

江陵县纵然文风不盛,但荆州府童生何其多!他竟然是第一名。

老张家祖坟冒青烟了!

这一支终究是改门换庭,起来了!

“知府大人钦点案首,这张家白圭往后出息了!”

“可不是,真叫人羡慕啊。”

如果不出意外,县试、府试都是案首,那只要他院试发挥得当,必然还是案首。

案首年年有,却不曾在江陵出过。

“人家白圭打小就聪明,在江陵卖糯米包油条的时候,他又会背书又会算数,被地痞欺负还知道保护他娘!又孝顺又聪慧!”

“三岁的时候,小嘴巴都会背书呢!那时候我还笑过他,说他知道自己念的么意思吗?人家真知道!”

“比他爹还厉害!他爹现在还是秀才呢!”

“这云娘命也好,生个独苗,耐不住人家出息,是凤凰儿,是龙蛋!”

就算有第一次县试的案首在前,但这是荆州府,那真是不一样。

一时间,林宅愈加被人趋之若鹜,这可是林家教出来的学生。

张诚没忍住,喜滋滋地喝着小酒,他带着张镇、张鉞、张釴三个儿子,并白圭、张茂等孙辈,买了鞭炮火纸,去祖坟烧纸。

“白圭出息了,他这回乡试是案首,若能再进一步,儿孙还来给祖宗烧纸,爹啊,你要保佑您玄孙孙考个举人!进士回来啊,张诚给爹磕头啊。”

他当年毅然决然地从归州搬来江陵,散尽家财,上施舍穷人,下斋供和尚,当地给他起外号“张謇?”。

都骂他傻,但他不这么做,又如何获取名声,和快速融入江陵。

如今苦尽甘来,养出张釴、文明、白圭三代秀才,他便是死了,也心甘情愿。

“老祖宗,你们搁地下多使劲,各路神佛都拜拜,保佑白圭能够再走远些。”

对张诚来说,白圭能考中府试案首,让他心中最深切的期盼达到了,甚至有些圆梦的味道。

四邻八乡都过来拜会,一门三秀才,他们在江陵便彻底地扎根了。

*

等忙完村里的事,赵云惜就开始盘算着搬家的事,先带春夏两季的衣裳,常看的书也带着,硬是收拢出来五大箱。

赵云惜瞧着就愁得慌,这也太多了,索性去林家借马车。

她带着白圭一起去,林修然和甘玉竹接待了她。

甘玉竹如今像是会发光的珍珠,几分圆润几分白皙,眉眼间溢出星星点点的笑意。

见了她,又蹙起眉头,映出几分轻愁:“你走了,我该如何,我就你一个好友了,我舍不得你。”

赵云惜握住她的手,见夫子没往这边看,跟她小小声的嘟囔:“那你跟我走?”

林修然目光如刀。

他是老了,不是聋了。

但——

未尝不可。

他若是去了,那这个家便七零八碎,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八岁稚儿,都得落在云娘头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