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15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159节(1 / 2)

(' 但这张姓秀才到底是谁啊……

张……

他突然灵光一闪:“大人,你说有没有可能,这是个十三岁小孩写的?”

采诗官不高兴了。

他一甩袖子:“你若不愿找,我回去复命便是,何苦作弄我,你看看这前三句,像是稚子所作?”

杨知县见他恼了,也有些恼,但上官得罪不得,他耐着性子道:“江陵县中有一神童,今年十三,过了院试,已经是秀才了,他在府学中读书,现在名册还未录入,上个月,下官刚送了廪米去。”

采诗官顿时一喜:“当真?”

“无一字为假。”杨知县也疯了。

两人坐着马车,当即就往荆州府去,打算去找那张江陵,看是不是他的诗。

*

张白圭背着书箱,刚回家来,打算晌午吃饭,不曾想,院内有人说话。

他随意一看,就见杨知县和采诗官,他客客气气地上前作揖行礼:“小生张居正拜见两位大人。”

采诗官:……

他记得这个小孩,也不记得这个小孩。

记得是因为一群才子里头有个小孩,他以为是谁家权贵塞进来充数的。

不记得是因为他不觉得这孩子能写诗。

见他说话斯文有条理的样子,采诗官就心生希望,主要再找不到人他要发疯了。

没法跟大人交差,那可不行。

“你来对下句。”他拿出纸。

张白圭一看,满脸莫名:“这……”

杨知县紧张死了,生怕不是他,白跑一趟。

然而白圭对上了。

采诗官松了口气,终于找到了!

他的小官帽保住了!

他是见过原诗的,又叫白圭写了一遍,看来看去,终于沉默了。

一模一样。

他顿时高兴起来,乐呵呵道:“大人颇为欣赏这首诗,想着要召见你,你择日,往武昌走一趟。”

张白圭眸子微动,轻轻点头:“小生遵命。”

赵云惜全程看完,心里有些骄傲,张居正果然拿了最牛的美强惨剧本,野史说他大明魅魔,相貌顶尖,正史评价就更高了。

她能亲眼见证,实在是她的荣幸。

采诗官打量着面前的少年,颇为满意点头。

第76章

赵云惜正在炖鸡。

柴火锅炖着,有止不住的香味。

春日寒冷的空气中,便窜出一股带着暖气的肉香味。

采诗官闻见了,将自己要说的话都给忘了。

“我就先走了,你们既然打算下个月去武昌,那不如及早动身,莫让巡抚等太久,届时,你拿着这令牌,自有人传召。”

采诗官将腰牌递给他,示意他保管好,笑着道:“我就住在巡抚的府邸附近,门口有一棵歪脖子的桃树,若有什么事,先去寻我也是可以的。”

采诗官交代清楚,就要离去,被张白圭拦住了,他笑着道:“居正年幼,得采诗官提携,心中感恩,不若留下来用些粗茶淡饭,尝尝农家滋味。”

采诗官想要拒绝,却咽了咽口水,笑着道:“我与你投缘,再多聊聊。”

赵云惜在灶房忙活,原本想着今日做饭给白圭改善伙食,他近些日子课业比较重,她想着,给他补补。

听见采诗官说留下,便又多做了些,了解到他是北方人,便蒸了一屉馒头,等会儿配着菜吃。

王娘子连忙多做了两道菜,免得端到客人跟前太少了。

赵云惜用筷子戳鸡腿,见轻松破肉,便知熟了。

要是有土豆就好了,浸满了鸡油的土豆被炖煮得酥烂,肯定是仙品。

赵云惜还温了酒给他们喝。

稍显寒冷的初春,热乎乎的炖鸡和雪白暄软的馒头,采诗官条件反射地掰了一块馒头去沾炒肉的汤汁,他吃着被香浓鸡汤泡透的馒头,满脸心满意足。

“真香啊。”他呵呵一笑。“我就喜欢这样吃馒头,你们也试试。”

张白圭好奇地跟着试,果然很香,就跟把肉汁浇在米饭上,一样的感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