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陈茯苓在进入到这个全息世界里,还是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体验。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古代的夜晚,就是带着这样的沉静、深邃和迷人,让人不自觉就容易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这里的建筑材料没有未来世界的技术高超,全都来自于原始的世界,也就没有太多的特殊功能。
陈茯苓坐在屋子里,能够听到屋子外面呼呼而过的寒风,感受到通过缝隙溢进屋子里的寒意,这是在未来世界完全不可能会有的感受,他们的房子不说多高级吧,但是冬暖夏凉肯定是能做得到的。
但重点不是这个。
重点是:她现在怎么会觉得自己是陈茯苓,而不是“洛成玉”?!
按照全息世界的正常规律来说,体验者一进入到这个全息世界,就会被你所替代的那个角色的心情、记忆和认知所影响,你会觉得你就是这个角色,而不是你自己。
所以,按照常理来说,陈茯苓进入到《浮生语·春信至》之后,她应该是认为自己是“洛成玉”,而非是陈茯苓,也不该有任何的这里的屋子和她自己所在的世界的屋子之间有什么差别的认知,这些认知都应该是诞生在她从全息世界出来之后的。
这样巨大的差别,甚至都已经不是这个全息世界和之前的片段全息世界之间的差别了,而是这个全息世界和其他全息世界之间的差别!
完全颠覆认知了可以说是。
陈茯苓按捺住自己内心的震惊,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了一个全新的问题:靠!我不是洛成玉的话,我怎么做好洛成玉啊!
按照陈茯苓的认知,她进入全息世界,选择成为洛成玉,那就没有别的需要陈茯苓考虑的事情了,因为这个时候她已经是洛成玉,需要考虑什么的话,那也是洛成玉需要考虑的,而不是陈茯苓需要考虑的。
这种认知下所有的惯性使然,陈茯苓是没有怎么带着陈茯苓的思维模式进入全息世界的,而是带着她即将成为洛成玉的思维模式入局,结果进来之后,发现自己不是洛成玉,欸,也不是说没办法思考了,只是这个思考的动作肯定会稍微宕机一下。
等稳住心神——也是多亏了她是譬如的忠实粉丝,第一时间里就想到了《少年游》的主角。
长乐,穿越女主。
她从未来世界进入到了一个古代女娃娃的身体里,这情况和自己何其相似啊!
想到了这里,陈茯苓很快就思维逻辑自洽起来:把自己设想成为是一个穿越成为了洛成玉的人,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做?
少说多看,先保证自己的身份不会露出端倪来。
小说的一开始,就是洛成玉被选入了皇宫的内容,但是全息世界的初始世界会根据进入到这个全息世界的人本身联想到的内容而有所区别,就比如现在的陈茯苓,开局并非是在皇宫,这是她根据小说一开始关于洛成玉进宫前的一丁点儿描写而联想到的。
但好在,这个时间节点按照道理来说距离洛成玉进宫的时间并不太远,陈茯苓只需要在这段时间伪装好自己,后面的日子就会轻松很多——除了会有意和自己保持距离的闺中密友,以及身份上有上下尊卑的陪嫁侍女们,皇宫里可没有什么认识洛成玉的人了。
而她这个由陈茯苓扮演的“洛成玉”露陷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陈茯苓想到这儿,稍稍松了一口气,但松完之后,又免不住揪心——宫廷生活步步惊心,她没有洛成玉的脑子和心性,该怎么走到洛成玉走到过的位置?
未来世界还没有流行起穿书小说,也就没有关于“我穿越成为了书中的角色然后靠着我的先知性逆天改命”的“常识”,陈茯苓是一路看着洛成玉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对洛成玉的能力有足够清晰的认知,同时,她对自己也有足够的认知,很是清楚自己和洛成玉之间的差距,自然而然就会为自己的将来忧虑。
忧虑得很到位。
祝今朝只能这么表示。
并且恭喜陈茯苓真正体会到了《浮生语》这款全息世界的核心魅力。
用统一的世界观去链接多个全息世界,从而组成一个大世界,这的确是祝今朝的打算,也是《浮生语》主推的特色,但也只是主推的特色之一。
祝今朝的想象力数值很高,所以基本上进入任何全息世界里,都能保留自己的思维,虽然也会被原有角色的思维模式给定势,但这种定势仅仅只是定的动作,最后会不会成为结果,还是得看祝今朝个人的意愿,比如说,按照剧情的走向,这个角色无论做什么都会达到一个效果,殊途同归,但祝今朝有自己的思维的情况下就可以做到把结果更改掉,也就是完全跳脱出剧情的束缚。
这种跳脱和那种触发了特殊剧情的人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