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一拍。 目前为止童湛言一共接触了八样种子,其中已经在种的六样他都全部种活了,而且都种得很好。 他父亲时间已经不多了。 虽然他父亲一直瞒着他,甚至整个清家都在帮忙瞒着他,可他知道,他父亲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的爷爷。 那个在他记忆中总是温柔和蔼的老人,如今正被关在清家老宅最深的地牢中。 他曾经偷偷进去看过,维持着兽形的他瘦骨嶙峋一身污秽…… 他父亲这些年一直在想办法,可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始终毫无办法。 他们几乎从来不讨论他爷爷,但他知道,等到撑不住的那天,他父亲应该会连同他爷爷一起带走。 因为他父亲绝不会允许他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到头来再附加到他头上。 可他不想一下失去两个亲人。 童湛言会是他一直在等待的那份希望吗? 002. 童湛言没去回答这个问题,他翻身上床,“早点睡吧。” 清霁月没动。 好一会儿后,童湛言都快睡着时,他那边才传来动静。 童湛言没去多想,翻了个身就继续睡。 周二时,童湛言之前买的便携泳池到了,他把东西拿去大棚,顺便检查那些茄子、草莓和黄瓜。 因为种子活性的差距,这三样发芽就比小番茄用的时间要多些。 后来的幼苗时期也是,差不多时间小番茄都长成小树林了,它们才刚刚把塑料膜顶起来。 这种差距在小番茄假植之后就再被拉大,如今更是小番茄都移栽进地里两星期了,它们才终于到了适合移栽的程度。 这是好事,却也让童湛言头痛。 之前小番茄的移栽和它们的假植都正好在周六周日,这次却不是。 他也可以再等几天等周六,但那样耽误生长。 他时间已经不多了。 纠结片刻,童湛言认命地挽起袖子开干。 三种苗加起来都快五百棵,一天晚上肯定换不完,他优先换的黄瓜。 黄瓜他准备种在大棚最右侧,这样一来后期架子搭起来了也不容易阻碍其它几样作物的风。 也因为要搭架子,童湛言挖坑时就提前计算上,苗都尽量对称。 坑挖好,又拿了盆分好苗,童湛言一手铲子一手苗,熟练操作。 忙完时已经是九点多,他洗了洗手又到处看了看,回了学校。 翌日,夜里童湛言一下课就过去,这次移栽那些茄子。 他把它们种在了黄瓜和小番茄中间。 茄子成年后枝干比小番茄高一倍,体型也要大不少,因此间距要留得更大。 第三天童湛言移栽那些草莓。 草莓的移栽和前两者就不同了。 草莓的植株很矮,几乎是贴在地上生长,因此果子也是直接长在地面,但这样一来果子很容易就会因为沾染了地面的水汽而腐烂。 所以种植时,种的少的一般会在开始结果之后给每一个果子下面垫一个隔离垫,种得多的则会在移栽时就提前在草莓和土之间铺一层塑料膜作为隔离。 童湛言这一批草莓不多,但考虑到他没办法时时刻刻守在这里,果子又是一天一个样,他选择了后者。 他把土垒成两个高高的土坡,又提前浇了些水,找出塑料膜用土把两个土坡都盖了起来。 土盖完他没急着挖洞,直接分起草莓苗,确定苗的位置后,这才一边挖洞一边种。 “种的时候尽量小心些,不要把塑料膜的洞挖得太大,不然后期还得再垫东西……” 直播间。 听着童湛言的解释,一群人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什么好。 他们倒不是没听懂童湛言这么做的原因,这次他们听懂了,只是不能理解。 草莓果子碰到泥土容易坏,所以要垫东西,那就垫呗,多大点事,童湛言现在做这些不就是为了偷懒? 虽然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 作物不都应该小心翼翼地对待吗?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谁把偷懒说得这么光明正大理所当然。 最后一颗草莓也种下后,童湛言洗完手稍作休息间打量起整个大棚。 随着草莓也种下,所有苗就都种进了地里,如今再看去,整个大棚越发井然有序也像模像样。 就是刚移栽的苗还有点小,看着有点稀稀疏疏。 欣赏完,童湛言回头看了看那棵玉米和红薯。 玉米种在杯子里,虽然还没看见芽,但已经能看见表面土被顶开的痕迹。 童湛言松了口气。 金老这些种子都不知道放多久了,虽然种子芽点看着还完整,但能不能发芽他还真不敢保证。 红薯还没动静。 童湛言没去动。 刚移栽的苗需要几天去缓苗,再加上移栽时刚浇了水没什么事可做,之后两天童湛言都没再去大棚。 周六他倒是去了一趟。 他又去街上买了两架落地风扇扛了过去。 之前那些苗聚在一起占地面积小,两个风扇一个吹它们一个吹那些小番茄,足够。 但随着所有苗都被种进地里,需要吹风的面积一下接近两百平,两个风扇也就不够。 风扇之外,童湛言也把头顶的灯重新进行了设置。 之前是幼苗时期,光照不宜太强,但接下去不同,接下去是生长期,光得足够。 童湛言把灯设定成了早上八点自动打开夜里六点自动熄灭,早上晚上各开两套灯,中午三个小时三套灯全开的模式。 这些之外,他顺便检查了下玉米、红薯。 玉米已经冒头,红薯依旧没有动静。 周二时,童湛言去给那些小番茄浇水施肥,顺便再检查了一遍。 玉米长得很慢,但总归是在慢慢长大,红薯却依旧没动静。 周五,童湛言一进大棚就径直奔着红薯而去。 红薯依旧没发芽。 他每天夜里都会从摄像头看看大棚的情况,早就知道,但眉头还是忍不住皱起。 这可都快两个星期了。 就算红薯能存,这么长时间也很有问题了,毕竟这里的温度一直是十五到二十五之间,属于大部分作物的舒适区。 要挖出来看看吗? 童湛言迟疑片刻,最终还是忍住。 如果已经发芽,这时候挖开土很有可能会伤到芽点,而且一些脆弱的芽点也可能因为温度和湿度的突然变化而就此坏掉。 童湛言又看了看旁边的玉米。 它倒是挺努力,不过到底受限种子活性问题,就是两个星期都过去,也才长出第一片真叶。 童湛言给它浇了点水,回头检查起已经移栽进地里的几样。 短暂地缓苗后,茄子、黄瓜、草莓全面进入抽苗期,几乎一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