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2章(1 / 2)

按照范校长的指示,全校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测试。

结果自然全是健康的。班主任们把自己班级授课老师的心理健康情况发到班级群里,有些家长安静了, 也有些怎么都说不通的家长。有些班主任选择了无视,有些把皮球踢到了领导怀里。

乐回音从上班以来, 还没判过卷子,毕竟心理课也没有打分标准。

结果,第一次算分竟然是计算同事们的心理健康表。

范校长再三嘱咐, 一定要心理老师来评估分数,各位老师们不要自己算分数改答案。

乐回音的小群里,五年级的心理老师说:【没有用的, 现在五年级的小朋友都懂如何让自己的心理看上去健康,更何况大人。这种形式下测出的表格,全都是合格。】

佘佑君的案子移交给检察院时,实验小学的老师也刚归于平静。

等佘佑君的案子开庭时,乐回音请假去看了法院旁听。

当天,法院座无虚席。幸好乐回音有内部人员——余然提点她要早些预约旁听。

乐回音就坐在余然旁边。

余然在律师事务所工作,事情一发生,她就想到乐回音是佘佑君的同事,想通过她来争取到佘佑君的案子。

可惜乐回音和佘佑君并没有私人关系,不过后来她知道一切都是徒然。

吴市的很多律师都向佘佑君伸出了法律援手,但佘佑君选择了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

·

乐回音听过余然分析佘佑君的案件,坦白说,听完以后她松了口气。

佘佑君长年受到家庭暴力,她和丈夫有一个儿子,儿子已经签了父亲被母亲杀死的谅解书。

马国栋的母亲常年住在他家,案发当天,马国栋母亲恰好去了女儿家住。马国栋的母亲不签谅解书,她坚决要出庭指认她。

乐回音以为佘佑君要面临死刑,她的认知里杀人是刑事重罪。

余然说要分情况。在家暴反抗案件中,量刑通常结合特殊情境从轻处理。

佘佑君属于常年忍受家庭暴力导致的精神缺陷,同时儿子也签了和解书。按照过往案件审判结果来预估,佘佑君应该会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一开始的庭审过程对佘佑君来说是顺利的。直到马国栋的母亲作为证人出席,她先承认了马国栋曾对佘佑君动手,随后话锋一转,指责佘佑君:“我儿子打你天经地义,你出去搞破鞋,不打你打谁!”

一石惊起千层浪,庭审现场的观众群发出嘈杂的蛐蛐声。

监察官下意识看向佘佑君。

乐回音和余然在对方的眼神中都看到了难以置信。

作为局外人,乐回音对于这句话应该是站中立的。但她做不到,她的直觉就是相信佘佑君老师。

法官让大家肃静。

佘佑君听到婆婆诽谤她的话,仍是一脸淡然。

佘佑君的律师立即让马国栋的母亲拿出有关的证据来支撑她的证词。

“证据就是我的眼睛和耳朵。我亲眼看到她给那个男的打电话关心孩子!”

虽然有法庭的纪律要求,但底下的人还是忍不住交头接耳。

法官再次让大家保持安静。

庭审继续。

提起公诉的检察官当庭表示,在审查证人资格时,马国栋的母亲并未跟检察官提出刚才的言辞。

佘佑君谋杀的对象是她的丈夫,两人处于婚姻存续期。因此,马国栋母亲的言辞对本案起到了一定的干扰作用。

轮到佘佑君说话了,大家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