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这也是最不被人在乎的项目,毕竟隐藏那么深,仅仅是一个咨询。
一开始咨询甚至不收费,后面乱七八糟的问题多了之后,李扬才设置了门坎,提问最少五万积分,最多十万。
不管给出的建议对方采纳不采纳,积分都不退。
“搞定,今天又赚一百万!”
李扬伸了个懒腰,旁边的姜半夏说道:“李师父,我看你好像对医药行业格外关注?”
“对啊,国内就差一个医药了,否则我们就是六边形战士!”
“那也就是说,你看好a股喽。”
李扬摇摇头,“这并不代表我看好a股,恰恰相反,我反而不看好a股。”
“嗯?”
“你想啊,我们有十四亿人,需要更多的岗位存在,也就需要更多的企业存在。如果我们金融发达了,随随便便就能赚几十个点,甚至翻个几倍,谁还会做企业,大家都来玩金融了。就凭我们这么多人,这么多张嘴要吃饭,金融行业在我们国内就只会是个辅助工具,不可能作为主要发展对象……”
“可这个工具也要变强大才行,如果不能承担蓄水池的功能,未来肯定会引发通胀。”
姜半夏站在了金融的角度,李扬则是站在了现实的角度。
“媳妇说得对,我之前没有考虑这些……”
李扬肯定要鼓励姜半夏,毕竟未来谁也说不好。
他现在算是人生中比较迷茫的阶段了,很多大项目,需要十年以上的超前视野才能看清楚本质,而他已经不具备十年的超前视野。
“你不是没考虑,你就是觉得这条路风险很大,一旦上了金融这趟车,没有人会轻易下车了。”
“嗯。”
金融确实很好,用一串代码就能收割掉别人辛苦一辈子的财富,想要赚钱,更是简单。
可上去容易,下来难。
比如此时的西海岸……
反正过几年,李扬就会跟金融行业脱钩,只保留万柳资本的金融通道。
他的金融视野,跟老韭菜股民差不多,抛开超前视野,他不具备操盘的能力。
“媳妇,我去绿水集团一趟哈。”
“嗯?白晴回来了?”
“什么嘛,没有的事,我都跟她很久没联系了。”
“那老公你介不介意我也一起过去?”
“肯定不介意!”
……
口罩,算是一个小众行业,国内年产值不过六十多亿。
当姜半夏看见李扬在江城弄了一个口罩厂的时候,惊了。
并且肉眼可见,这个口罩厂规模并不小。
李扬喜欢做一些小产品,比如各种零食都专门弄一个加工厂。
但相对来说,那些加工厂规模都不大,一年产值也就在几千万一两亿之间。
除了几个特别火的单品。
口罩厂在郊区……占地足足有二十亩,一个生产间就有十二台全自动设备,忙碌的员工接近五十人。
这样的生产间,足足有两个。
李扬带着姜半夏来的时候,专门给她戴上了口罩。
一边走一边说道:“口罩这个产品,虽然十分简单,但因为很多特性的存在,利润非常可观。”
“嗯嗯嗯。”
姜半夏只点头,不发表意见。
至于李扬所说的利润,听听就行了。
李扬继续说道:“经过我这两年的研究,我觉得戴口罩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能够避免得很多呼吸道疾病。而当前全世界除了一些特定人员之外,几乎没有戴口罩的习惯。可未来呢?
你也知道,我是主打一个工业规模的,这种轻松又有前景的行业,我肯定要提前布局,反正就算赔了,也赔不了几个钱。”
这么一解释,姜半夏觉得合理了不少。
口罩单品利润确实高,李扬的市场嗅觉,她也相信。
李扬又解释道:“媳妇你有没有觉得科技发展太快带来的弊端?”
“啊?什么弊端?”
“经济!人口!在古代,一般改朝换代之后,不管经营的怎么样,都会迎来一段时间的盛世,稍微有一点点利好因素出现,就能把盛世延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比如粮食产量提高,比如某些工艺进步……可最终都会走向覆灭,因为盛世阶段就代表人口越来越多,最终资源分配不平均,需要用战争来消耗掉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人口……这就像是一种生态平衡。”
姜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