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把比烂说的那么好听,你这脸皮也不是一般的厚。”
对方没生气,而是问道:“老江,你敢保证她们两个可以一直坚持下去吗?目前八九万人的规模不算什么,他们能把规模扩大到八九十万吗?如果能,就当我是小人之心了,如果不能呢?”
“不能怎么了?”
“如果不能,他们就是一条搅动鱼塘的大鱼,把水搅浑了,又不负责。还有叶柄承那个疯子一直在摇旗呐喊,早晚得出事,你知道吗?”
江百川不认同的说道:“至少现在他们做的对,未来怎么样,都不好说。”
对方质问道:“做得对?全世界的企业跟他们学,亏的都得当裤子,都那样做,谁还去创业?谁还去开公司?李扬要是能管理好全国的公司倒还好说,问题是他就管那么一两家。你知道现在新能源车企过的有多难受吗?他们一直在吐槽极影汽车乱来,根本没给他们生存空间。”
“乱来?极影汽车的所有成本都明确的很,虽然没公布财报,可是距离盈利也没多少差距了,一家能盈利的公司,怎么就乱来了?那些所谓的新势力企业,不应该考虑他们自己的问题吗?为什么极影汽车花几百亿就能在短短几年做到这一步?他们整天这个机构融资几十亿美元,那个机构给几十亿美元,那些钱呢?”
国内好几家新势力车企,基本都是几十亿美元几十亿美元的融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资本,都在加大筹码投入。
但是他们的产品,毫无竞争力,市场几乎全部被极影汽车给抢走了,一年都很难卖出去一千辆。
原因很简单,那些车企核算成本的时候,一辆车成本高的离谱。
低配的车型,各方面跟极影汽车差了好几个档次,还没有足够高的智能体系,成本就在四十万以上。
高配的,搭配了一定的智能体系,落后极影汽车两三代,成本竟然在六十万以上。
成本都这么高了,卖价可想而知,基本都是奔着六十万以上去的。
那样的产品,凭什么跟极影汽车竞争。
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把控好成本,也把控不好。
首先那些公司的老板,会想办法吃下一笔钱,紧接着公司内部各种关系户,权利比较大的元老管理层,都在拼命的吃钱。
名义上一个项目花了一百多亿,真正用在研究人员,开发人员身上的钱有几个?
李扬可不会莫名其妙从公司里面吃钱,还会想办法往里面拿钱,拿自己的钱。
这才是做企业的态度。
对方无奈说道:“那是极影汽车成功了,如果没成功呢?”
“没成功也就不会有这件事,所以探讨没什么意义。”
“可我们不能只要成功的,我们要的是多方面开花,有盛开的,也要有枯败的,这样才有足够大的盘子。而且老江你要知道一点,太大了就没有容错率,比如容易被制裁,桦为就是例子。”
江百川笑着说道:“制裁?极影汽车可没有用半点国外技术,人家都是自己搞的,自己扶持的国内产业链,连系统都是自家的,搞什么制裁?谁能制裁他们?”
“我只是举个例子,那我说夸张一点,万一李扬出事了,这件事怎么办?他可以强大,但是也不能让别人太弱了。”
“李扬要是出事了,自然会有别人站出来,李扬已经证明,认真做企业的都不会太差,他绝境开局,现在不也挺过来了?”
“那是他有钱!”
“别人缺钱了吗?做这行的都不会缺钱,缺钱的也不会去做这一行。”
“我是好心喊你过来聊聊,你跟我抬什么杠啊?”对方感觉无论自己说什么,江百川都要反驳两句。
江百川说道:“反正我感觉李扬跟姜半夏这两条大鱼搅动一下市场挺好,至少在证券市场,现在别的公司也都开始端正态度了,再不端正态度,他们就没饭吃了!如果他们再不端正态度,我也不介意给万柳资本开点后门,为万柳资本改点规则!”
对方感觉江百川疯了。
这种话都能说出来。
改规则?合着天底下的金融公司就万柳资本一家?别的公司都不活了是吧?
国内目前已经要做好经济跟西方脱钩的准备了,此时最考验的就是经济结构韧性,多重结构就是韧性的一种。
最怕的就是李扬名下的那些公司,跑来制定了标准,结果自己玩不下去了,还把标准搞的深入人心,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后续得多少年都缓不过劲来。
如果李扬能一直玩下去,那他也得承认李扬牛逼。
可就两人那些公司的膨胀速度,今年员工肯定要超过十万,明年会在十三到十五万之间,等二十万员工的时候,李扬跟姜半夏,每年要在员工工资上面花费四百亿。
哪怕万柳资本每年稳定赚一百亿,极影集团那边也要卖出价值三千亿的车,毕竟绿水集团跟快拍是不赚钱的。
就这,带宽,服务器以及商品库存成本还没算进去呢。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成本一年也要百亿。
极影汽车拿头去做三千亿以上的营业额啊?
带上金融营销,今年撑死两千亿,在额度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下半年开始,极影汽车的订单已经出现了疲态。
李扬的营销确实厉害,可他能给的服务,已经全部给了,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那些服务。
李扬总不可能提供一个所有人都需要的服务,偏偏别人做不到,只有他能做到的吧?
他手里没牌了!
极影汽车质量要是好,指不定可以稳定住订单,不会下滑太快。
要是没那么好,崩塌就在一瞬间。
这次的交流,双方并不在一个频道,算得上是不欢而散。
江百川也就是嘴硬了一回,实在是姜半夏跟李扬这对夫妻比较牛,实际上他也担心两人支撑不了多久。
至少从现在的情形看,两人不像是走长期道路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