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皇子道:“陈先生,直说便是。”
谋士说:“五皇子既非嫡也非长,如何能越过殿下成为太子,这不合礼法,殿下何不说,陛下是在重病之际,被五皇子挟持,才做出了这颠倒礼法之事?殿下现在应即刻发兵,捉拿五皇子,让他交出陛下。”
其实这个方案哪哪儿都是漏洞,但架不住大皇子被贪婪蒙住了双眼。
他立即答应这个法子。
那位幕僚见大势已去,当日,就收拾包袱离开了大皇子府。
之后事情的发展,如玉昭霁的所料。
大皇子和五皇子开始斗起来,其实五皇子未必不知道天武皇帝在利用他,但是五皇子和庄妃都没办法。
因为圣旨已下,五皇子就这么成了所有兄弟的众矢之的。
大皇子和五皇子的斗争甚至调动了京城许多兵力,这个过程中,天武皇帝一直称病不出,对于大皇子说他被五皇子挟持的话,居然是默认状态。
直到五皇子在斗争中落败,被大皇子一刀斩落头颅。
当然,大皇子也没落得个好,被随后赶来的三皇子以乱臣贼子的名义,斩杀在同一个地方。
天武皇帝就这么用一道圣旨,杀了自己的两个皇子。
之后,京城彻底乱了起来,两个皇子的死亡加上一个重病的皇帝,所有皇子都生怕自己落败被杀,局势彻底成了一滩浑水。
而天武皇帝呢?
他就在这个混乱的局势中,开始收束朝中的力量,他重病在身,谁也不相信。
唯独相信玉昭霁,毕竟在天武皇帝看来,玉昭霁是让他化险为夷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玉昭霁的势力越来越大,官位越封越高,短短半年内,就成了征西大将军。
他的网,也终于该收了。
第483章 复仇一
除开征西将军外,玉昭霁也坐上了世子之位。
而且,王爷的身子骨一日差过一日,他的身体需要玉昭霁的鲜血去浇灌,维持他的生命。
当他和他的王妃无法掌控玉昭霁时,王爷的身子骨就像是破败的柳絮,越来越成空。
这时候,整个王府之中,已经全唯玉昭霁马首是瞻。
他不再掩藏自身,他的书房中挂着寒气森森的刀,身上穿着紫袍蟒纹,目光清寒至极,冷冽若冰,天子使者更是惯常出入王府,经常来邀玉昭霁进宫。
就连其余斗得跟乌眼鸡一样的皇子们,也多派心腹谋臣来招揽玉昭霁。
他的身价大涨,在京城炙手可热,成为了煊赫一时的权臣。
有人欢喜便有人忧愁,玉昭霁复起之后,最难受的莫过于王府中的王爷和王妃,甚至连这一世所谓的诸葛玉生母,那位媵妾,也格外忧愁、仇恨玉昭霁。
父母血缘,原本是最浓厚不可割舍的,可一旦成仇,那就比世间所有仇恨还要更浓烈好几分。
对于王妃、王爷来说,诸葛玉不过是一个卑贱的庶子,王妃深恨异生之子,厌恶玉昭霁乃理所当然,对于那位王爷来说,他本对自己的血脉没有什么憎恨,但因为对于一个王爷来说,子嗣,其实是最唾手可得的,所以他也并不在意诸葛玉,直到他必须仰赖着诸葛玉的血才能活下去,他的观感就变了。
他一方面,认为自己要靠一个小儿的鲜血才能活命,觉得自己的英雄形象遭到了抹黑,于是便将这种形象损毁的恨,转嫁到了诸葛玉身上。
他这一生,本戎马战场,立功无数,可是到了现在,他却成了一个卑劣的、靠人血才能活下去的懦夫。
他居然这么的怕死,这么的不堪。
诸葛玉的存在,就提醒着他的失败,所以,王爷也憎恨上了诸葛玉。
至于那位媵妾,她对诸葛玉的观感更为复杂。
媵妾生下了诸葛玉,作为王府庶长子,原本以为可以靠这个儿子飞黄腾达,不再受做奴隶的苦了。
没想到这个儿子并没有她想象中的得王爷喜欢,反而,不只这个儿子被王妃折磨,就连她也因为当初的背叛之举而被王妃记恨、折辱。于是,媵妾朝王妃投降了。
她也折磨诸葛玉,作为朝王妃投诚、服软的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