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打出去后,本村就有好几户人家说有牛羊卖。于是,刘堂保和儿子一起,挨家挨户去看。
价钱商讨好后,有的按个头,有的按斤算。为了方便,刘堂保父子先付了款给他们钱。牛羊暂时留在那里,到时凑够一车好一起往回拉。
只半天功夫,就买了上百头牛羊,全是自家放养的。
牛羊仔是买了不少,但村里猪仔比较稀缺,养母猪的除了秀娥家几乎没有。不过,刘堂保父子并不担心,因为本村买不到可以去外村买。
刘小天和刘堂保为了猪牛羊仔的事,一跑就是一天。虽然,还没买到猪仔,但收获也是挺大的。
回到家,父子俩疲惫地坐在凳子上一言不发。王桂英看着他俩累成那样,赶紧倒两杯水,放在桌上。
心疼地说道:他爸,你们今天跑了一天,买的有没有?怎么一只都没弄回来?
刘堂保呻吟一声,开口道:咋没有啊,牛羊仔买了不少哩!只是,为了方便,买的暂时留在那里。到时,找个车拉回来就是了。
让他们帮忙赶过来不就行了?都是同村的,买了他们的牛羊仔,这点人情还不愿出吗?王桂英提议道。
能不麻烦就不麻烦,省事,省时就行了。以后,养殖场搞起来,我们传统的思想都得改变,不然累死也搞不好,做不大。刘堂保给王桂英讲了一大堆道理。
我说你个死老头子,天娃的话都被你学精了,王桂英踩着刘堂保夸儿子。
嘟…………
嘟………………
电话,快接电话,刘堂保的电话响了,王桂英比他还着急,赶紧说道。
喂,老李!刘堂保拿起手机先说话了
喂,堂保啊,我帮你打听到,我们这里有户有三十只羊,你啥时候过来看看。
好好好,那我明天看吧,刘堂保应道。说完又问:那些羊都是多大个头?
全是小的,二三十斤左右,长的很水灵。老李电话里说道。
那很好啊,麻烦你了老李,刘堂保感谢地说道。
没事,没事,我们多年的友情了,不必客气。老李电话里说道。
行,客套话也就不说那么多了,有情后补。再多打听一下牛仔和猪仔,羊仔差不多了,我在本村还买了几十只。刘堂保交代了一番。
好的,好的,一有消息第一时间给你打电话,老李在电话里头应允。
第14章 村外的收获
天刚亮,刘堂保早早地起了床。昨晚老李打电话给他,他得出去看看。顺便让老李带路,看有没有别的收获。
洗漱一番后,见刘小天还没起床,就去了儿子的卧室。见他睡的很香,本想交代一些事却不忍打扰。犹豫片刻,便轻步走出了房间。
王桂英正在厨房做早饭,刘堂保走了过来。
小天还没醒啊?见刘堂保进来,王桂英边用筷子搅锅中沸腾的面条边问。
让娃多睡会吧,这些天为了养殖的事,累坏了!刘堂保说道。
是啊,从城市回来就没闲过,娃儿都瘦了一圈了,王桂英脸上露出些许无奈,心里百般滋味。
堂保,你去李家村,不要喝酒,办完事早点回来,王桂英把煮熟的面条捞入碗中,加几勺汤,放入佐料,边忙边提醒刘堂保。
刘堂保看见王桂英把面条调好了,走过去端起碗,用筷子搅了搅,略不高兴地道:我是办正事,哪有时间喝酒。真把我当酒罐子了。
王桂英从刘堂保话语中听出了不悦,瞪了一眼刘堂保说道:你咋越老越小量了,说两句关心的话,还跟我耍小性子?
刘堂保不再理会王桂英,端着碗,只顾低头吃面条,扑哧,扑哧。一会儿功夫,就吃完了。
再吃一碗,路上饿了没地儿吃。王桂英走到跟前,正要手伸过去拿碗,刘堂保赶紧按住碗说:饱了,吃饱了!你也赶紧吃吧。我准备走了。
王桂英见刘堂保着急。也不知道吃饱没,但他说不吃了,就没再劝。
吃完饭,刘堂保就把摩托车推出来,戴好头盔就出发了。
刘家村和李家村相距5公里左右,除了亲戚关系,或者人际关系广的,这俩村的村民很少有来往。
刘堂保能认识李家村的人,也是他几年前,在这个村修过一个多月的路。
这时,刘堂保正骑着摩托车,穿梭在刘家村的村公路上。路弯弯曲曲,比较狭窄。虽然没多少车辆,但刘堂保没骑太快,平稳地操作着…………
刘堂保走后,刘小天睡到10点才醒,看看时间,知道睡过头了,麻溜地起了床。
小天,赶紧洗脸,你爸去李家村了,早上给他下了碗面条,你想吃啥?现在给你做。看见刘小天开门出来,正蹲在门口搅拌猪食的王桂英马上开口说话。
爸走了啊?我睡过头了,刘小天不好意思说道。
难得睡个好觉,今天你就休息一天吧。别累着了,王桂英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母爱。
不累不累,刘小天故作轻松地说道。
不累才怪,等我去喂猪仔,回来给你做饭,赶紧洗漱啊?王桂英催促着刘小天。
好好好,马上洗漱,还是我去喂吧,看看猪仔,刘小天边拿脸盆边说。
行,我做饭,你去喂猪。王桂英把食桶放在一边。
刘小天洗漱了一番,就提着食桶向着养殖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