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听了,问郑海都有什么菜,为什么要卖掉?
郑海告诉他,有白菜,包心菜,青菜……并把建养殖场的事跟老张说了。
老张听了,自然答应,说等会就过来。
果然,过了一个多小时,老张就开车来了。
郑海在家等着他,见老张和三个同伴下了车,赶紧过去打招呼。
老张下车后,气都没喘一口。就走到郑海跟前,让他带着去菜地。
郑海前面带路,老张带着三个伙伴紧随其后。
到了菜地,几人开始忙活了。
刘青莲种的白菜和包心菜最多,他们用刀先割着这两种菜。
不一会儿,就把所有的白菜和包心菜割完了。
老张把车开进地,几个人往车上装着。
装满一车,老张直接拉走了,留下的人继续拔青菜。
没多久,老张就开着空车回来了。几个人又往车上装着白菜和包心菜,装满后,老张又拉走了满满一车。
几个人一直忙到下午三点,才把地里的菜拔完。把青菜装好车后,郑海把几人招呼到家里,给他们泡茶递烟。
老张坐下后,从兜里掏出三千块钱给郑海递了过去:“海子,收下吧。”
郑海见了,赶忙摆手:“咋能给这么多,说好的两千块。”
老张性子很直,见郑海不收,一把拉住他:“赶紧收下,别说那么多了。边说边塞进了郑海的手里。”
郑海不好意思道:“这……老张这不妥吧?”
老张说:“有啥不妥的?总不能让你亏钱吧。”
老张四人休息了一会儿,就跟郑海告别,开着车走了。
郑海和刘青莲自己也留了一些菜,马上要动工搞建设了,没菜可不行。
刘青莲在屋里整理菜,郑海走了进来。
“青莲,明天挖机师傅来挖地基,我们要忙了。”
刘青莲边整理菜边说:“你个急性子,办事效率挺高的嘛。”
郑海一脸得意:“干事,就不能拖泥带水。不然,怎么见成效。”
刘青莲微笑着点头:“说的对,人家早搞养殖的,都赚发了,我们才刚开始,得赶上别人的步伐才行。”
郑海信心十足地说:“放心吧,砌墙的砖,后来居上,我们一定会追上他们的。”
夫妻俩闲聊了一会儿,刘青莲挑了几个包心菜,装进塑料袋,让郑海给小天家送去。
郑海拎着塑料袋,就过去了。
刚到刘小天家,刘小天一家人就热情地招呼他。
刘堂保要去拿酒跟他喝,郑海婉言拒绝了,说昨晚和刘小天喝多了,胃不舒服。
坐了一会儿,郑海要去参观养殖场。刘堂保父子带着他过去了。
刚到养殖场外围,郑海就惊讶不已,直夸建筑简直太宏伟了,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养殖场。
走进养殖场里面,刘小天父子带着他看了猪牛羊。见到圈里的牲畜,郑海又被震惊到了。
这么大的养殖场,牲畜关的满满的,这得投资多少啊!
第96章 青壮纷纷回乡
刘小天带领村里养殖户赚钱的消息,一下就传来了。刘家村的老人们纷纷给在外打工的儿女打电话,让他们赶紧回来搞养殖。
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们开始返乡,今天回来两个,明天回来三个,一下子就回来了十来个。
有的回来后,就跑到发小刘小天家。参观他的养殖场,跟他讨教养殖经验。
刘小天也挺理解他们的,有问必答。不但给他们从头到尾讲了开养殖场的过程。还鼓励他们一起搞养殖赚钱,共同发展家乡。
这天,刘小天的表哥王峰也回来了。他刚到家就给刘小天打电话。
电话一通,王峰就高兴地问:“小天,听说你搞养殖赚了不少钱。”
刘小天听了,轻笑一声:“表哥,我只能算养成功了,钱倒是没挣几个。”
王峰哼哼一声,表示不相信:“跟我你还隐藏那么深啊,姑姑跟我爸都说了。你搞养殖赚了几百万,姑姑还让我们也搞养殖。”
刘小天听了,皱皱眉,故意岔开话题:“表哥,你回来了,就跟着大舅搞养殖,这行还是有搞头的。”
王峰激情高昂地说:“那肯定的嘛,我爸叫我回来,就是要搞养殖。不过,还得你帮忙,我们都没搞过。”
刘小天微笑着说:“表哥,那你放心好了,我肯定会帮忙的。”
王峰听了,很激动:“小天,谢谢你了,过两天我过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