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30章</h1>
大不了她卖不出去,自己绣着玩或者给徒弟们用了。
结果可好,她不过是照着那花样,绣了一套四张帕子。
往外头一摆,没过半日,就被人给买走了。
后头她领着徒弟连着绣了上百个荷包,上百套帕子,最后竟是全都卖空了!
而那些绣样,除了她留下的两套,也都被那些年轻小姑娘们给买了去。
靠着这一套绣样,让她多进账了最少七八两银子呢!
等后头月娘再来,拿出的一套什么秋试限量绣样,她连还价都不还了,直接十五文全收了。
还有些可惜这秋试限量绣样,就只有两张呢!
方才她同那小丫头说的那些话,还真不是纯吹牛。
这一套卖得比中秋那套还快!
当然了,实际上她手里还剩下了两套,而不是三张,这个就不必细抠字眼了嘛!
楼欣月慢条斯理地从自己的单肩包里拿出小画夹。
她的绣样就放在这小画夹里。
上回她卖了豪商恩怨录给龚先生,就知道这两三个月以内,怕是别想再靠写书稿挣轻松钱了。
毕竟龚先生就一个人一张嘴,他要给战神归乡收尾,又要说完豪商恩怨录,三个月内能说完就很快了。
她也不能逮着一只羊使劲薅啊?
而她搬到了长兴城,房租柴米又样样都要钱!
那不是就得开辟新的来钱路么?
她苦苦琢磨了好几天,这才想出了画绣样。
得亏她上小学的时候,老妈老爸觉得她有几分绘画天份,给送去学了两年儿童绘画,让她还算有那么点底子。
而她做小编,成天打交道的除了稿子以外,其实还有封面。
那些五花八门的封面,什么素锦、古风、q版的。
那前两种她不会吧,后一种还是能自己搞一搞的。
也得亏了有这项技能,能让她到古代来混口饭吃。
第38章 挣钱谁还能想着打猎呀!
当然了,这卖绣样,肯定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了。
毕竟,这个年代又没啥版权,人家瞧着好看,买回去直接照着画,照着绣啥的,也都是没办法的事儿,所以她每次卖都是最少十份,就挣的是这头一拨的钱。
她这么努力挣钱,就是想积累一些资本,最好能在年前搬到栖云城,实在钱不够的话,去栖云城打个转,看看情况也行啊!
绣坊娘子
接过这些绣样来一张一张的看。
这回的绣样却比上回的还多!
先是一套寿星老爷和老太太的四张,老头子和老太太各两张,画风自然还是楼家小娘子独家的那种,线条简单又妙趣生动,虽然是老头和老太太,那模样也是可亲可爱,让人看了就忍不住嘴角上咧的。
不用问,这就是为了之后的重阳节准备的了!
绣坊何娘子笑得合不拢嘴。
“好巧的心思!”
“这可不是正应着重阳节的景儿?”
她开这绣坊也好些年了,见过多少心灵手巧的姑娘,可没谁能这般心思灵活,专门挠到客人心头痒处的啊!
“这一套也是重阳节的么?”
她看完了寿星老爷和老太太的绣样,再去看另一套。
就见头一张就是个身穿补丁盔甲的大头小人,手里拿着一把胖乎乎的长剑。背上背着一张弓,腰里还别着箭筒。
箭筒上,依稀还能看着一个小小的卫字。
再看另一张,则是布帕包头,身着布衣,一手持棍,一手牵着两只吃草的羊。
第二张,第三张,则分别是小女童和小男童。
虽然这楼家姑娘一个字也没介绍,何娘子心里却是立马明白了。
她整个人仿佛都被点化了似的,精神猛地就是一激灵。
对啊!
挣钱就该这样啊!
紧跟时事,抓住潮流啊!
就像这一套绣样,虽然楼姑娘一个字也没说,她不就看出来这是出自哪里吗?
要是给那些爱听战神奋斗记的客人们瞧见,那还能不买吗?
也别说爱听战神奋斗记的,主要都是大老爷们和小子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