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赛郎更是一顿炫了三个大馒头。
姐妹两个异口同声地夸赞了一番。
杨婆子小心地陪笑道,“这也是因为灶房里的面好。”
先前在段牙婆那里,看着这两姐妹衣着就是普通,还想着就是个寻常的人家呢,没想到这姐妹俩的小日子,过得那是真不差。
灶房的粮缸里,放得可全都是精米精面!
她还想着要掺点粗粮呢,可在灶房里寻了一圈,也没寻到粗粮,去问主家,主家居然说,不用掺粗粮,就这般做就是!
这精面做的纯面馒头啊!
就是好些个乡下的小地主,都舍不得总这么吃吧?
观察了这一家子一日,楼欣月就让杨婆子负责灶房和洗衣,杨老汉负责看门和打扫,至于他们家的小孙女,负责在里外院之间跑个腿,传个话就行。
当然了,楼欣月也问过这杨家老夫妻,愿不愿意让孩子跟着她学认字写字?
杨家老夫妻又不是傻子,自然是满口子乐意了。
栖云城里,但凡过得下去的人家,谁不是想方设法地让自家孩子去上两年学,哪怕不是读书的料,也得会几个字,不当那睁眼的瞎子呀!
那些大街上拿着连环画看得如痴如醉的孩子们,就算识字不多,也起码是识了百来个字的。
杨家老夫妻是因为儿子死得早,两口子都干得不是什么有油水的差事,主家又抠门,因此他们也拿不出余钱来,所以孙女都九岁了,也还是大字不识一个。
这会儿主家愿意亲自教,那可不是天上掉馅饼么?
这杨家的小孙女名叫大妮,楼欣月便给大妮起了个正式点的名字,晓文。
又将从前教楼赛郎的那些识字卡和小册子拿出来给杨晓文用。
这杨家的小孙女,刚领回来的时候,眼神懵然,看着浑浑噩噩的,却没想到,才过了几日,整个人就像是开窍了一般,眼神都变得清澈了。
楼赛郎一开始还自告奋勇地要教晓文认字,说是她在前头铺子里大部分时间闲着也是闲着。
等到发现晓文认字的速度可比当初她学的时候快了不少,就有点受打击,好为人师的积极性迅速降低。
楼欣月好笑地劝她,“各人有各人的长处,你的天份又不在这上头,你若是有空闲,不如多琢磨一番武学,等下回有合适的,再买一个有习武天份的小丫头回来给你教就是。”
第138章 见面两个粉丝。
楼赛郎听了这话,倒是真的放在了心上。
没过半个月,还真的让她从段牙婆那里领来
了个十一二岁的半大丫头。
这丫头本名吴彩枝,家是栖云城周边村子里的,是因为她后娘生了三胎女儿,家里生计困难,就跟吴父商量着,将吴彩枝卖到了城里换钱。
吴彩枝生得黑黑瘦瘦,手长脚长,从小就干家务和农活,倒是有一把子力气。
楼赛郎得意不已,对楼欣月显摆,“大姐,彩枝这根骨,一看就是个习武的好苗子!我要收彩枝当我的开山大弟子!”
这所谓的开山大弟子,自然就是楼欣月写的第一本武侠话本里提过的,好么,看完了话本,可算是让楼赛郎给记住了,也不知道在心里琢磨了多久,这会可算是用上了。
楼赛郎原本的武力身手,就是纯靠天生的力气和打猎的实践,真正的技巧和知识,那都是后来跟长兴镖局的刘师傅学的。
这会儿当起了老师,每天就教两个小姑娘半个时辰拳脚,有时候,若是楼欣月把每日任务给完成了,也会过来跟着她们一道活动活动手脚。
楼赛郎每天的事情一多,反倒是越发精神熠熠,劲头十足了。
果然不愧是个小太阳类型的e人啊!
这人一多了,虽然花用多了,但带来的清闲也是肉眼可见的。
原本虽然有周嫂子过来做两顿饭,楼家姐妹俩也还得自己解决早饭和洗碗,洗漱得自己准备热水,卧室也是自己打扫的,还有一些个人的杂务,也不可能让兼职的周嫂子来做。
这会儿倒是实在省事,楼赛郎只管练武和看铺子,有时候她若是有事,还能叫杨老汉过来看一会儿。
楼欣月只管码字和休闲,唯一自己动手做的,也就是洗洗自家的小衣啥的了。之前裁纸装订磨墨这些小活,伏都是她自己来,现在有晓文来做,确实给她省了不少时间。
现在就连送稿子,她都不需要亲自送到王记书坊了。
每隔上几日,那王记就会派个人到楼家书铺来取稿子。
而楼欣月得的银子,自然也都是定好的份额,月底结算就成。
天气越来越冷,走出房门,风吹过来,都觉得手和脸不大好受了。
到了这会儿,楼欣月就庆幸她们花了大半积蓄,买下这个院子,并且好生装修了一番。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