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魔幻探险 > 我在古代搞文娱 > 第12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22章(2 / 2)

原本的构思,其实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长女次女易嫁之后,长女名声被败坏,在夫家日子过得举步维艰,好几回都差点撑不下来,铺子被烧,相公腿残这些,也都并没有反转。

是长女在夫家忍辱负重,伺候相公,孝敬公婆了五六年之后,处境才有些好转的。

甚至相公腿残这件事,也就是个意外,并没有发现什么幕后主使。

这种故事如果写出来,看肯定是有人看的。

这个时代写故事的人,实在太少。

如贺秀贞这样文笔好,又没有酸腐气的作者,越发的少之又少。

所以读者们的容忍度也就格外的高。

但容忍度高,不代表打从心底里喜欢看呀!

本来看话本,就是图个消磨时光,潜意识里,没人想不断地受虐,却一次舒爽都没有。

虽然不至于像现代的写法那样,开篇就要打脸,稍迟一点读者就弃文吧,也总得在不动声色间,满足大伙求爽快圆满的隐秘心理吧?

楼欣月当时就给了贺秀贞修改剧情的好几个建议。

当时贺秀贞就听得目瞪口呆。

甚至还面色微变,两眼晶莹,泛起了泪花!

就在楼欣月以为是自己指手划脚,有些越界了,要说些找补的话时,贺秀贞却是起身向着楼欣月一拜,说是多谢楼欣月指点,解开了她多年的迷津……

这怎么听,都不像是在说剧情呀!

有一瞬间,楼欣月都怀疑,这个易嫁的故事,定然跟贺秀贞本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兴许就是贺秀贞的一位亲近长辈!

而贺秀贞从善如流,当真修改了剧情。

不光修改了剧情,也按着她建议的那样,在故事里加上一些细节琐事的描写,让故事更有画面感和真实感。

果然写出来的这个新话本,就已经很有现代古言的精髓了。

贺秀贞本身传统文字功底强,又有生活阅历,细节上头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再加上数十首风格清丽的诗词压篇……让这整个话本,完整度高,又很有收藏和欣赏的价值。

而这不过才是第一篇。

后头各式各样内容的古言写出来,那可不就要给大魏朝的通俗文学,再增添一绮丽缠绵的门类?

楼欣月倒也没有那么黑心,想着贺秀贞住在自家,那挣到的收入就要给自己分成或者天然的其它版权什么的,就能拿来随意用了。

她这不是未雨绸缪么?

虽然不能拿来随意用,但她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比如,她如果想用易嫁来排一出新戏,那就可以跟贺秀贞谈分成或者买断啊。

跟熟人谈合作,肯定要比陌生人要容易得多嘛!

贺秀贞见楼欣月肯收她的银子,倒是松了口气。

对于楼欣月的提议,自然没有不应的。

反而嗔怪道,“叫什么前辈?我也就比你多会了几句诗词罢了,可你会的,却是比我多!”

之前写易嫁,按着楼欣月的意见修改着写出来以后,别说是印出来给那些看官们瞧了,就是她自己瞧着,都觉得以往的郁积,似乎消解了不少。

她一个写书的都觉得好,更不用说看书的了!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你和赛郎去接我时,说是我娘家的表侄女,不若,我就厚着脸皮,得你叫一声表姑,可行?”

楼欣月笑着点头,“那倒是好,就听贺表姑的。”

延乐坊,王记书坊。

王管事的面前,就摆着两本话本。

一本是《有福之子》的下册,另一本则是江记书坊的《易嫁》。

王管事板着脸拿起易嫁。

这本话本,以女子为主角。讲述两姐妹阴差阳错互换了夫家的故事。

两姐妹错嫁之后,起先是大姐的名声差,处境不佳。

但大姐靠着自己的聪慧过人和好运道,不但收服了夫婿的心,还得了公婆的信重,放手交出大半的管家权,大姐不但将夫家管得井井有条,还把几个铺子都管得兴意兴隆,大大振兴了家业……

而二姐呢,虽然一开始有个旺夫的好名头,又有娘家银钱贴补,可夫家人口复杂,家境实在普通,可夫君又要继续读书花费不菲。

只好将自己的嫁妆拿出来用。

但能花银子给夫君交束修,做行头,出去交际应酬,总不能自己苛苦自己吧?

吃的穿的,虽不能跟在娘家比,总也得过得去呀!

可儿媳吃肉,不能让公婆看着吧?

还得给公婆奉上一份。

可公婆下头还有小叔小姑,只有一份也不够啊?

二姐只好咬着牙,再多供一份。

婆家人见了,就知道这二姐手里有银子,自然是想方设法从她那里抠出来。

二姐若是略有推托,就转去寻柯秀才,大道理一通砸下来,二姐少不得忍痛割肉。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