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这个时代,那可就不能这般随意了。
走什么路线,带多少行李,路上吃什么喝什么,常备的药品,遇到刮风下雨,错过了宿头怎么办?
这些可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而且楼赛郎虽然身手好,还有个彩枝不会拖后退,但还有楼欣月和贺先生,并两个小丫头呢?
安全问题怎么办?
毕竟还是刘师傅出行经验丰富,干脆就提议找一个顺路的商队,给点银子随行。
反正楼家能自备马车,只要跟在后头就行了。
与商队同行,商队大都会寻镖局护镖。
镖师们走南闯北,有常走的路线,行路的节奏,打尖的客栈,全都是走熟了的。
楼家姐俩当初来栖云城,就是跟着长兴镖局护的镖来的。
这回去南边,楼欣月自然也想寻个可靠的商队跟着了。
寻找可靠商队这件事,对于现在的楼欣月来说,一点也不难。
刘师傅还没去问镖局的同行呢,只在百味茶楼同原小姐提了句,原小姐就说自家的商队近日正好有往南边去的,捎上她们几个也不防事,至于什么银子,那就不用提了,举手之劳又不是什么大事儿。
原无瑕还专门又过来楼家小院一趟,兴致勃勃地同楼欣月表示了羡慕之情。
“我家虽然有好几只商队,天南地北地都去过,可惜我长这么大,也就是去过京城,栖云城和长兴县这三个地方,真羡慕你们,想去哪儿玩就能去哪儿……”
要不是知道家里爹娘不允,她都恨不得跟着楼家姐妹一道去送贺先生归乡探亲了。
楼欣月笑道,“那等我们去了南边,定然多听多看多吃多买,回来讲给无瑕听,再给你带些土产。”
原无瑕眼睛一亮,“楼先生,你们不是要去南边?大老远的过去,不如也带一些咱们栖云城的土产,到了南边卖掉,没准不但不搭路费,还能赚一笔回来呢!”
楼欣月哑然失笑,“那要带些什么土产呢?”
栖云城自然是有特产的,比如药材,细麻布,铁器,杂粮之类的。
但楼家马车就一辆,要坐五个人,还要带行李,就算能带特产,也带不了多少。什么杂粮铁器麻布之类,是肯定不行的。
而药材呢,楼家姐俩也不大懂行情,别费半天劲儿,反而给赔了。
原无瑕眨眨眼,笑道,“楼先生怎么竟迷糊了!”
“咱们栖云城的土产,不就是青萍客和采莲客的话本吗?”
“那南边文风极盛,据说话本弹词极是流行,楼先生也带上咱们城里的话本,去了那边试试,看是他们的话本好,还是咱们的更有趣呢?”
第223章 京城你们懂得吧?
“话说那狄三郎身受重伤,昏迷不醒,等到终于睁开了双眼,却发现自己身处屋中,冷冷清清,除了自己外,空无一人……”
京城昭华坊的藏风酒楼中,一名素衣秀士,手执折扇,对着满堂的客人,绘声绘色地讲着话本。
这话本,不用说,自然是那个真假公子了。
这昭华坊,和昭乐坊、昭嬉坊并称京城三大坊,是京城里最为繁华有趣之地,其中遍布酒楼、食肆、乐坊、青楼、戏馆、赌坊、角戏等吃喝娱乐之所。
京中有的浮浪子弟,能在一个坊里头住上三月不归家,都是常有的事。
传说有那外地进京的土财主,被朋友领着进了这三大坊里。
这土财主没来之前,早就听说了三大坊的盛名,觉得自己财大气粗,便放下话来,要玩遍三大坊再回乡。
结果这财主进了三大坊以后,哪怕一天逛三个铺子呢,可三大坊里吃喝玩乐的地方实在太多,根本逛不完啊!
逛不完也就算了,关键是消费也高啊!
这位土财主手里是带了有三万两银子的,本想着腰缠万贯,那自然是能尽情享受的,谁知道才逛了一个坊,就三万两银子,就花得一干二净了。
这银子都没了,那还逛个啥呀?
土财主灰溜溜地回乡了,只在京城留下了若干外地土老冒的大笑话。
昭华坊中的酒楼茶楼都是各有特色,但几乎每个酒楼茶楼里,都有固定的说书先生和弹唱姑娘。
而藏风酒楼就是昭华坊中人流最大的酒楼。
比如此时此刻,无论是大厅还是二楼三楼,几乎都坐满了客人。
这些客人们,除了那些是真正饿急了的,可不都在认真地听着说书先生讲的真假公子?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