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193章</h1>
她们这一队人,来的时候,一共有十二辆大车。
这些大车里,有十辆都是装满了劳军的物资。
来到镇边关,在听取了江管事的意见之后,楼欣月便将九辆大车的物资都交到镇边关的军需官齐将军处。
楼欣月这一路上,都是尽力低调,看上去跟普通客商没啥区别。
而到了镇边关,则是尽量高调宣传起来。
比如入住这个半死不活,没几个客人的平安客栈,就大手笔地将半个客栈都包了下来,而且在掌柜和伙计打听的时候,就大喇喇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甚至还把自己带来的物资给他们展示了一番。
也正是因此,在楼欣月同军需官联系的时候,其实半个镇边关都已经听说过了这事了。
其实十车物资也不多,对于近十万大军来说,这点东西,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但这却是破天荒头一遭,有人花自己的银子,千里迢迢,不辞辛苦地送了物资过来啊!
用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跟一家新开的小医院,头回来了个送锦旗的患者一般啊!
东西虽然不算太多吧,但心意绝对珍贵啊!
第243章 羊毛能挣点是一点。
楼赛郎吃饭向来比旁人快。
三人几乎同时开吃,楼欣月和彩枝的碗里还有一半羊汤呢,楼赛郎这一碗已经见底了。
不过,她刚放下碗,外头就有人来了。
“听说,这里有人收羊毛?”
一个穿着件灰色布袍的妇人怯生生地找了过来。
别人都在吃着饭,正好楼赛郎空闲着,就过去接待。
“没错,我们这里收羊毛。三文一斤,这位大姐可有羊毛要卖?”
她们送这十来车的物资到镇边城,那可是真不容易啊。
同样一匹南边产的细布,在江州城里只要三十文,到了栖云城可就得花五十文了,而越往北,这价格就越贵,卖两百文的她们都见过。
也别以为这中间的巨利,都是被商家们给赚走了。
这走商道,也实在是艰苦得很。
不光是长途跋涉,路上雨雪风霜的,还时不时地碰到地痞路霸的,越往北,这危险就越大,还有可能遇上不知道是从哪里过来的马匪,来去如风,烧杀一阵,抢了就跑……
运气稍差点的,别说挣银子了,人货两失都有可能。
也就是她们这一队,有经验老道,人脉广阔的江掌柜,还有镖队护卫,再加上楼赛郎自己也是个练家子,这才能有惊无险,平安到达的。
等到了这镇边关,城中的铺子就没几家开着的。
就是这平安客栈,也跟关了差不多。
虽然客栈的房费不多,跟白住一般,但在这小城里住着,一天人吃马嚼的,花费那是真不少。
大姐就说,也在这边收点货物,带回栖云城去,好歹能挣点路费。
这边打打杀杀,气候寒冷,出产贫瘠,能有什么物产?
往年不打仗的时候,倒是有些皮毛皮子之类的。
但那等好皮子还得往东北方向寻,这边的顶多是中下等。
收毛皮倒是可以,但楼家姐妹俩对这一行又不熟悉,一来不会鉴定好坏品级,二来不就算运回去了以后还得寻门路销售。
总之,倒卖这些很容易白折腾还赔钱,肯定是不能收的。
然后,大姐就提出来,要收羊毛了。
羊毛这东西吧,在这边,就跟鸭毛鹅毛在南边差不多。
都是十分不值钱只能用来烧火的。
她们回程的十几辆车子,就是全都收了羊毛,总共也花不了一百两银子。
就是收来卖不出去,也赔不了太多。
不过楼赛郎却是很有信心,大姐这个点子,应该就跟海上捞金记里那些发财小故事一样,都是不经意之间,就天上掉了金饼子了。
就她现下身上这件羽绒背心吧,穿起来轻飘飘的,可刚穿上,就觉得前心后背都跟捂了个小火炉似的,是真比棉花的暖和。
所以这些羊毛,没准也能点石成金呢?
这收羊毛的消息一放出去,一开始这边的人都不信。
还是有那军需官手下的军汉们,试探着拿了杀羊时得的那些羊毛,看着又脏又臭的,弄了两大麻袋子过来,结果还真地换了二百来文钱去。
后头渐渐地来送羊毛的就多了。
眼看着,只要再过三五日,这些羊毛就收满了。
到时候,她们这一行,也就可以开始回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