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217章</h1>
那天他家的柴院门外,就传来了婴儿的呱呱哭声。
虽然不知道是谁将婴儿放到了他们院门口,但老夫妻无子无女,得了这个小女娃之后,视若珍宝地当成亲女儿养大了。
而自从养了这个小女娃之后,老夫妻家里种的菜和粮食,长得都比别人家好,开花结果也比别人家早,味道更是没得说。
老夫妻俩也因此生活过得宽裕了。
后来一位将军进山打猎,不慎受伤,为女郎所救,又对女郎一见倾心,遂诚意求娶,成婚后亦是生活美满,有儿有女,将军也仕途得意,官升一级,与妻子一道为老岳父母养老送终。
但好景不长,那将军升官后,就进了京城,原以为日子要过得更好。
谁料将军被郡主看中,几番勾挑之下,将军动了心思,想要高攀飞跃。
男人一变心,自然什么都干得出来。
针对女郎的毒计一条接着一条。
比如什么宴会上推人落水啊,迷香迷倒再送个小厮过来啊……
这些把戏,对于现代看多了网文的人来说,自然都是小儿科。
不过逼真地呈现在眼前,让大魏朝这些头一回看电影的观众,还是大开眼界,义愤填膺。
要不是有伙计们在一边看着,好些个观众都要把面前的点心,扔到那负心汉和恶毒郡主的脸上了!
但最让人震憾的,当属这故事里的好几段高科技大场面。
比如老夫妻家里种的一株好几年不结果子的杏子,一夜之间就打了花骨朵,第三天就结出了累累青杏,第五天就已经颜色橙黄,熟透了!
巨大的花骨朵,在眼前悄然绽放。
微微发青的杏子,几息之间黄里透红。
再比如女郎被推落水,那水中莲荷,瞬间枝叶生长,托起女郎。
小厮被送到女郎房中,窗外藤蔓如蛇蜿蜒,将小厮捆起倒吊。
还有女郎得知阴谋后,与丈夫决绝,扔下一封义绝书,便消失在了园林中。
而那不足十岁的儿子和女儿,也都离奇地消失在房中。
将军府和王府里的所有的花草树木,一夜之间全都枯萎。
就是送到这两家的蔬果,只要一进府中,便衰败腐烂。
从此京城中传言四起,都说将军与郡主勾搭成奸,害死元配夫人和儿女。
流言传到皇帝耳中,龙颜大怒,降旨废二人为庶人。
将军流放,郡主出家。
这个故事本身够简单,也很符合时下观众的胃口。
楼欣月放着那么多可选的故事不拍,而是选这个简单到有些幼稚的故事,自然也是有自己的一番考量在里头。
本身电影在大魏就是新鲜事物。
这头一部,就要一炮打响,要老少咸宜,简单易懂。
又要在故事里头炫一下技。
电影不炫技,那不是白费力?
而且在这种萌芽阶段,抠个图,分个身,快个进,加点烟光声……后世的五毛特效,在这儿都是高科技。
还别说,这第一批观影的观众们,可不是看得如痴如醉,如入魔一般,电影都结束了,伙计们将窗帘都拉起来,场中已是光亮了许多,之前营造出的气氛已然不剩一点了。
观众们还是走不出来呢。
“啊呸!简直是衣冠禽兽!竟然为了攀高枝谋害发妻!”
“花仙就不该嫁给这种人!要是嫁的是我,我定然……”
“原来这世上,真的有花仙吗?回去就让人去深山里头挖上一挖,看看能不能挖个仙婴回来!”
第273章 太子西凉国太子。
就如头一回见到照相机的老百姓,会以为那照相机是能把人的魂魄摄进去一样。
这电影百分百还原的影像,再加上少许五毛特技,更是让从来没接触过的观众们惊为天人,深深拜服。
几乎一大半的人,甚至都以为这影戏里的故事,是当真地发生过一遍的。
只不过剧场主人有大神通,将这些发生过的事,留影纪录下来了。
因此哪怕电影结束,场中光亮,伙计们笑眯眯地要给观众们带路离开。
还是有好些人不肯动身。
“下一场在什么时候?”
“我刚刚没看清楚,得再看看。”
“对对,不是要买票?呶,这是十两银子!咱不差钱!”
“这是二十两,我要接着看两场!”
伙计们听得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