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87章</h1>
“还真有人证啊。”
竹心觉得新奇围着那人转了两圈,那人表情管理很到位,让人看不出情绪。
竹心笑了笑,“东厂的?”
那人目光微动,说道,“大人选的人极好,果然不是普通的花娘。”
孙大郎甚是惊奇,“你是如何猜到?”
“京兆府常和锦衣卫、东厂的人打交道。乔大人说,相貌普通、下盘极稳、目光坚定的人若在街上摆个小摊儿,十有八九就是锦衣卫或东厂的番子。
而锦衣卫和东厂番子也很好区别。番子为宦官差遣,不光别人就连自己也会以此为耻。
奴家刚才随便一说,若是锦衣卫定会勃然大怒觉得奴家在羞辱他。而这人刚刚的反应像做了坏事被发现气势都弱了三分。”
那番子闭上眼睛不再理她。
孙成吉说道,“刚刚要跟我儿说什么?”
竹心说的十分诚恳,“节度使大人为国为民却被奸人陷害,奴家自然要想办法为大人脱困。”
“哦,为本官脱困?说来听听。”
竹心指着那番子,道,“先把他放了。”
孙大郎一下子来了能耐。
“放了?就是他给东厂传的消息,我看你们是一伙儿的吧。”
竹心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孙成吉。
孙成吉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说下去。”
第113章 西南反诈app
“放了?就是他给东厂传的消息,我看你们是一伙儿的吧。”
竹心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孙成吉。
孙成吉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说下去。”
竹心转头对那番子说,“回去告诉你家督主,就说孙大人托你带话给他,有十足把握弄倒孙家吗?别像徐家案那样偷鸡不成蚀把米。已经得罪了皇贵妃娘娘,还要把德妃娘娘也得罪了吗?”
番子抬头看着竹心并没说话。
孙成吉一摆手,下面的人便把那番子拉了下去。
清场过后,孙成吉才道,“你是说东厂不敢把东西呈上去?”
“大人怕是不知上半年京中之事的各种细节吧?”
封疆大吏或边关将领若与京城来往频繁便会被圣上猜忌,且无召不得回京。又因路途遥远信息滞后严重。徐世子上辈子不就是因此折里面的吗?
竹心想的没错,京城这块的消息确实是孙成吉的盲区。
除公务外,孙成吉通常每旬给圣上上请安折子,夫人偶尔给德妃发几封家书。若德妃和四皇子有要事交代会亲自派人过来。
他次子虽在京中却不成器。京中消息都是靠幕僚传给他。因怕被外人截获,也只是说一些人尽皆知的事。况且以幕僚身份也很难知道这其中的细节。
现在孙成吉掌握的信息:徐家差点被抄家,幽州被宋家接管。次子和四皇子因为些许小事受了重罚。宋贵妃荣升皇贵妃。
所以他得出了德妃失宠,宋家一家独大的结论。加之西北灾民的事年后刚解决完。又爆出雅州没钱修城墙,若再爆出他勾结吐蕃的事,恐怕他都不是回京述职这么简单了。
发现番子之后,孙成吉惴惴不安,虽然他只是私下与吐蕃做些生意。可那是东厂啊,黑的都能说成白的,更何况此事本就不妥。
“说来听听。”
今年京中的几件大事京兆府都有参与,这个莲儿说不定还真能知道些什么。
竹心把那几件大事以乔大人的视角简单诉说了一遍,其中还夹杂着她个人的分析。
孙大郎听的津津有味,原来这半年京城发生了这么多事啊。
他们家那个幕僚是怎么说的来的?
二月二十五,徐国公府被抄家,情况不明。
三月初八,方大人彻查徐府案,徐府婢女紫宸殿上陈情。
瞧瞧这是人说的话吗?
听听“莲儿”是怎么说的。
什么?原来东厂和徐家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
对呀,徐家的长孙都折在里面,徐国公能罢休才怪。
什么?原来大殿下的日子并不好过。
对呀,二郎的事,大皇子竟然选择大事化小,看来是不想树敌。
什么皇贵妃的头衔只是补偿,后宫第一人还是德妃娘娘。
什么?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惠嫔一直在作妖。
孙大郎觉得今天不用吃晚饭了,吃瓜就已经吃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