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里教的是忠君爱国的思想,但如今这情况,贺老对皇帝还有感情才怪,只怕恨不得把这任皇帝劈了,换个新帝上位。
夏文君他俩说的大逆不道的话,不敢让外人听,但贺老却听得很舒心,开始欣赏上了两位年轻人的那一身反骨。
和这两个年轻人相比,贺老觉得自己还是窝囊了点。
他想上书痛斥皇帝一番,又怕牵连家人,只能期待别人能给皇帝一个教训。
可惜的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朝廷这次科举一个人也没录取的行为,让天下哗然,气得各家寒门学子跳脚,但没一个能成事的。
“这次的叛乱,又被镇压了?”贺老不死心的询问。
“朝廷那边传来的最新消息,是被镇压了。”夏文君补充道:“这次的叛乱比之前好,一路北上,打下了好几个地方。”
其实这次叛乱,主力人员也不是什么读书人,而且遭遇了水患的百姓。但这次起义的成绩,比以往的叛军都好,因为这次有读书人帮忙出谋划策。
科举考试之前的叛乱,那些有识之士都冷眼旁观,觉得那群农民成不了事,一点都不想掺合。但现在这群读书人心里有气,知道可能会失败,失败的结果是被砍头,他们也忍不住想去当那个搅屎棍,给皇帝一个教训。
文武结合的效果就是,今年的叛乱来得比往年更多,更凶猛。
凶猛到皇帝也坐不住了,但南巡是不可能南巡的,他上次出宫南巡还被刺杀,差点就死了,所以这次他也不亲自出马了,而是主张修运河。
朝廷官兵坐船顺流而下,行军速度,比走官道更快,有叛乱的话,反应也能更及时。
要搁以前,贺老还会忍不住劝谏几句,现在听到这个消息,贺老不仅不劝,还主动给上面举荐人才。
夏文君,霍长安这两个桀骜有反骨的,他还重点推荐。
“仙河县的水渠是你盯着修的,自修好以来,颇受好评。不过是修建运河,你肯定可以。”
“有杨大人带着,我肯定没什么问题。但现在这个时机修运河,感觉不太合适啊……”如此多事之秋,夏文君拿脚底板想都知道,在此期间,肯定会闹出一些事来。
贺老叹口气,直白的说道:“你这次要不去,等我人走茶凉,你以后就算有才能,也难得这样的机会。”
“我去,我肯定去。”不过是冒点风险罢了,夏文君能接受。
朝廷组织的大工程,可不是仙河县的小水渠能比的。如果没有贺老支持,仅凭夏家,很难把夏文君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