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第7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第71节(1 / 2)

(' “现今市面上还没有更加好用的电池。”

“但我看你在你的文件里写的锂电池、金属氢化物-镍电池、锌-镍电池,还有燃料电池。在你的文件里它们的性能似乎都比铅酸电池性能好。”

“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数据支撑?或者你是如何想到用这些材料搭配一起的?”

孙梦毓放下小人书,还没看卫博宁递给她的本子,就被卫博宁一连串的问题砸头上,她说:“不要急,你慢点说。”

本打算和卫博宁好好解释一下,一抬头,看见都快十一点了,孙梦毓立即站起来,“等下午咱们再说啊,都快中午了,先吃饭,先吃饭。”

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啊。她孙梦毓,绝对不当那个脑子有问题的人。

卫博宁更想继续和孙梦毓说他看文件时冒出来的问题,但他拦不住孙梦毓,只得安耐住心中的急切,跟着孙梦毓去往食堂。

唉,小鱼同事什么都好,长得好看,脑袋聪明,就是在工作上不太积极。

吃完饭,卫博宁没有心思午休,孙梦毓看卫博宁这样的架势,索性也不休息了,他们回到办公室。

办公室此刻没有人,他们坐在座位上,孙梦毓给卫博宁说“她的思路”:“我想的很简单,用撞大运的话就是一样一样配,从市面上比较易得的材料中,挑选能用作电池材料的种类,一样样配呗。”

“能配到一起,就记下来。”

“现在你看见的几种,是我从中挑出比较有性价比,经济性且成功性比较高的。”

“至于锂电池。是我翻看资料时记下的,那份资料好像是我在废品站看见的。上面说锂也可以用做电池材料。”

“反正就是设计方案,没落到实地嘛,就试呗。”

“不过,我研究了下锂,尝试给了几种方案,经过简单计算后发现,用它的好处确实不少。重量轻,能量比高,适温性强,最关键的是绿色环保。”

“就是吧,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如果要用它,整个过程中它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这意味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加工工艺。”

“咱们国内目前很难达到那个水平。但锂电池拥有这样的特性,注定它会成为将来的主流。”

未来可不就是锂电池的天下吗?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等,高科技的产品用的都是锂电池。

不仅使用寿命长,放电量还不小。工艺成熟后,锂电池还便宜。

卫博宁对锂电池的兴趣猛然提升,“我们可以试着试验下锂电池啊。如今的数据全都是纸上数据,没有实验支撑,有点虚。”

孙梦毓倒是想,但这一次的实验可不像做涡轮增压机那样,厂房隔出一个空间,他们按照图纸加工零件,最后组装就行了。

电池里面可是有很多化学产品,一不小心,打翻或是操作不当,会有污染和灼伤的可能。尤其你做电池,最后肯定要试验电池的放电量如何,这都需要仪器啊。

他们现在别说仪器了,连做电池基础的材料都没有,去哪里做实验。

卫博宁陷入沉思,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啊。

就在这时,王为民和孙强军推门进来。

他们两个好好观察了一上午的柴油机厂房,要不是机器正在运作,他们还想上前拆开看看。

但是不能拆,近距离观看又妨碍工人,他们感觉不是很过瘾,正好听高畅说两位研发者都已经来上班。他们想着不如去找当事人算了,让当事人给他们好好说说。

他们年纪大了,觉少,本来以为这时候技术部不一定有人,谁知道这么巧,两人正好在。

听见推门声音,孙梦毓和卫博宁一齐扭头看去。

孙强军和王为民看清卫博宁的脸厚,瞪大眼睛,指着他说:“你是……博宁?”

卫博宁先是一愣,然后点头,他同样认出两人了,“王爷爷、孙爷爷,没想到能在这里碰见你们。”

王为民和孙强军虽然吃惊卫博宁在宁台县,但还是很高兴看见他。

王为民拍拍卫博宁的肩膀,说:“自从前两年你和你爷爷离开四方城,我一直都没听说你们什么消息,老钱要是知道我碰见你了,他肯定会来找你。你不知道当初他有多喜欢你,就想收你当学生呢。”

“你爷爷身体还好吗?”

卫博宁说:“嗯,挺好。”

王为民很习惯卫博宁的寡言少语。他最开始认识卫博宁时,是在他11岁时,当时是老钱带他一起参加一个会议,会议主题是研究讨论大飞机。会议不算正式,就是一个大家聚在一起随意讨论的地方。

会议上都是一群老头,要不就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像他这么小的孩子,只此一个,显得他格外突出。

但当时卫博宁年纪小小,行事作风可一点不小,非常成熟,坐在一边,一脸认真的听着他们讨论研究,好似对他们说的话都能懂。

后来他知道,人家不能说全懂,至少懂一半。

用老钱的话说,卫博宁是一个真正的天才,是天生干军工这一行的,老钱本来打算亲自带着卫博宁。

可惜之后,他碰到紧急任务,被封闭关起来研究,一直没有消息,收卫博宁为学生的事情也就不不了了之。待老钱结束任务,卫博宁已经离开四方城。

卫博宁听王为民说老钱,抿下唇,有所触动。他能意识到他的天分,都多亏钱教授。

他11岁之前,一直对木仓什么的感兴趣,他爷爷觉得男孩子喜欢木仓很正常,家里还是当兵的,时常带他去军营,打木仓。

但他的兴趣不在于射击,而是拆开它们,看看他们里面是什么构成的,他能不能做成。

为此他还挨过一顿打,因为他拆开后,装不回去了,之后他有经验,再没出现过那种问题。

除了木仓,炸.弹、坦.克等,他其实也有些兴趣,可惜,他接触不到。最多远远看一眼。

他非常想拥有一把自己组装而成的木仓,于是他自己收集材料,还去废品站寻找可利用的材料,铿铿锵锵的打磨出他人生中的第一把木仓。

现在回头去看,那把木仓问题很多,例如瞄准不行,射距太短,威力也小,但纪念意义很大。

也是因为那把木仓,他认识了钱教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