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第11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第111节(2 / 2)

五三:“……”

难道这个建议不需要你去学习吗?怎么换一种说法,你就能接受了?

五三觉得自己摸到一点拿捏宿主的命脉了。

孙梦毓对王文曲说:“王教授,提取纯净钪的方法不用担心,我有具有可行性的方法,现在我们转换下思路吧。”

真空还原对这时候的国家来说技术上要求有些高,但熔盐电解还是可以达到的。

“既然不能只改变一个位置,那么动作大一些,改变更多地方看看。”

看到王文曲和孙梦毓交流的有来有回,张帆杰和宁长河插不进去话,只能在旁边打下手,看谁需要板书,立即递上粉笔和板擦。要是需要计算,迅速拿过笔和纸。

人到中年再次干打下手的活,对他俩来说有些新奇,但现在他俩完全被孙梦毓折服。怪不得人家发明出来祥云呢,一眼看出他们的实验错误的地方,和王文曲教授平等交流,发生争执时,王教授还要听人家的。

他俩跟着王教授多少年了,还从没说服过王教授呢,因为最后总能证明是王教授是对的。

对比很是惨烈。

这边孙梦毓如鱼得水,另一边被陆伟新带走的卫博宁同样如鱼得水。

他对军工武器很感兴趣,之前陆伟新从他那里带走的武器改改进资料,有些已经投入应用。

陆伟新带卫博宁去的第一站就是军工厂。

军工厂肯定不是谁能都可以进的地方,但因为卫博宁和军工厂如今正在生产的一些武器有关系,他算自己人,所以得以简单参观了他那些武器的生产过程。

之后陆伟新带卫博宁去了军工研究所。

这地方更难进,要不是卫博宁是上面特批进来,陆伟新带着都不好使。

卫博宁听陆伟新简单介绍这个研究所里有哪几位军工专家后,卫博宁的眼睛发亮,因为他听见好几位曾听过的军工大佬,甚至他看过的一些书都是人家编纂修订的。

陆伟新带着卫博宁上楼,他要先带卫博宁去见见所长,之后能不能留在这个研究所还要看所长同不同意。

但在经过一个房间的时候,屋内传来非常激烈的争论声。

卫博宁耳尖,听见“坦.克”两个字,勾起他的兴趣,透过这个门缝,可以看到里面争论的人普遍年龄比较年轻,都在三十多岁。

讨论的人都这么年轻,且记笔记的人不多,想来应该不是正式开会,卫博宁想着,站住脚步,悄声推门进去。

正如卫博宁所想,这只是军工研究所里年轻人的一次随性讨论,谁都可以说,大开脑洞,只要你有想法,随时可以站起来阐述你的思路。

里面讨论的正激烈,根本没注意到卫博宁的进入。

陆伟新本来想阻止卫博宁,毕竟研究所的所长还在楼上等着,但卫博宁进都进去了,他总不能强拽他出来,想着时间还早,等一会上去应该没什么大影响,遂站在门外,看着手表。

如果时间到了,卫博宁还没出来,哪怕要打扰里面的人,他也得进去叫出来卫博宁。

屋子不算大,最中央是一张长桌,所有人围着桌子坐,有些人没有凳子,站在后面,全神贯注的听着发表人的言论。

这个时候,卫博宁一米七八的身高给了他一些优势,他可以越过人群看到说话的人是谁。

现在正在说话的是一个带着圆眼镜的男性,他看向右侧站着的人,语速极快的说:“你说的要坦.克拥有极强的越野性能想法很好,但如今的发动机功率跟不上,如今的越野速度能达到每小时35千米都算不错。一时半会儿,发动机的功率不是那么好提升的,不如照我说的,先增大坦.克的攻击力,我觉得在……”

他还没有说完,一个寸头的男生又站起来,反驳他,“武平,你说的更不靠谱。要加大坦.克的攻击力,那么就要增大坦.克的负重,这不就是给发动机增加负担了嘛,你驳斥展辛的想法用发动机跟不上作为依据,你的想法又何尝不受发动机影响?”

武平摇头,自信满满的说:“马运鸿,这你就不知道了,我的思路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武器,而是替换武器!”

武平这么一说,反驳他的人更多。替换武器的想j.m z l p.m法很好,但替换什么武器,怎么替换,是换现有的武器,还是专门设计一个全新的武器?

在场的人时不时冒出一个专有名词,要么是公式,门外的陆伟新听得头昏脑涨,大半都听不明白,但卫博宁听得津津有味。

一直以来他都是闭门造车,很少和其他人交流,但现在听一听别人的脑洞,对他自己的灵感很有激发。

武平的战斗力惊人,反驳他的那么多,他一点没有被驳倒,一个个对话,精神昂扬,一看就知道他很沉迷于和其他人用这样的方式交流。

卫博宁看武平又反驳完一个人,插话道:“为什么不齐头并进呢?”

听起来好似门外汉的话让在座的人扭头看向说话的人,真要可以齐头并进,他们还用在这里争论吗?

看到卫博宁,一些人皱眉,这人、谁?他们没pmdujia见过啊。

武平看到是没见过的人,他皱眉,先质问道:“你是谁?我没见过你。”

卫博宁丁点不慌张,语气淡定的说:“我是谁不重要,既然我能站在这里,说明我不是坏人。”

“我有一些想法,也想和你们交流交流。”

第117章

“宁台一号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没听说过不要紧,我可以和你们说一说。宁台一号是一种柴油机,它通过增设涡轮增压机来加大进气效率,达到工作效率提高的结果。”

“现在的宁台一号的工作效率有34.1%,这个数字不是还不是极限,在更好的材料和零件的支持下,粗略估计能达到42%。以这个工作效率来看,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机器它都可以带动。”

“当然宁台一号是双缸柴油机,要带动坦.克有些困难,但在现有基础上,变双缸为四缸、六缸、八缸,要比增大进气效率简单的多,我的一个同事应该可以帮上忙。”卫博宁口中的同事指的自然是孙梦毓,他曾听孙梦毓说过宁台一号只是在小功率的发动机里展威风,要再增大功率,在进气效率方面进步空间略小,但增缸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当时孙梦毓只是随口一说,没有详细解释的打算,之后很快转移到手中的项目上。但既然孙梦毓可以提出这个思路,那么她应该有一些想法。

“增缸后,功率增大,带动的重量选择余地就多很多。这是发动机方面的思路。”

“至于攻击力方面,我没有接触过如今的坦.克,不能准确知道它们的攻击力具体是多少,那么我以装载新式发动机后的坦.克为例来大概说明一下我的思路。”

“在我的设想中,坦.克要能干扰能打击,那么烟雾弹发射器是必备的,设置在坦.克车身两侧,两挺轻机木仓和一挺车长用机木仓是正常配备。为了解放车内人员的战斗力,车长机木仓可以设置成电动式,360度水平回旋,俯仰范围从-10度到65度。”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