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第15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第151节(2 / 2)

孙梦毓再看一眼卫博宁,但卫博宁一贯没什么表情,且吃饭的动作和往常没什么两样,她说:“五三,不是我不相信你,而是你看人家卫同志的样子,很正常,真的没有你说的啥有话想说但又顾忌什么的样子。”

“有没有可能,你瞎!”

“嗐你!”孙梦毓说道,“是不是想打架?”

五三:“你不相信自己问呗?又不是没张嘴。”

孙梦毓:“问错了,我多尴尬。不是你在问,你当然不担心。”

五三咬牙切齿的说:“你爱问不问!”

说完,五三消失,不再回应孙梦毓。

孙梦毓心中啧啧几声,五三还是太嫩,这点耐心都没有,不该,实在不该,这样的心性,如何做大事,如何做任务,如何帮助她完成任务呢?

不过问还是要问的,尴尬能有卫同志重要吗?她如此知恩图报的人。

孙梦毓试探的问:“卫博宁,你是……有事要说吗?”

卫博宁咀嚼的动作一顿,心中一震,以为自己表现的太明显了,他张嘴想要否认,但想到白天的事情,转而说道:“嗯,有。”

“哦?要说什么?”没想到卫博宁还真的有事情说,孙梦毓好奇的问。

卫博宁斟酌的说:“白天的事,你是真的想要答应的吗?”

孙梦毓:“哦,这个啊。”

“你是不是觉得我答应是因为你啊?”孙梦毓不笨,卫博宁那么难开口,肯定是想到这个。

她不待卫博宁回答,否认说:“没有的事情,虽然答应那么快,有看在你的面子上,但本来我就是要答应的,毕竟项目开展用的都是国家的钱,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国家的钱打水漂啊。”

“那些使绊子的人确实挺烦人,但赶出去就好,我这人不记仇。”

五三阴阳怪气的重复“不记仇”三个字。

“你除外!”孙梦毓立马补充,“你的仇,下辈子投胎转世,我都记得!”

五三都想翻白眼了。

卫博宁松口气,放下心中负担,他不想因为他的原因让小鱼同志做她不想做的事情。

正巧吃完饭,卫博宁勤快的收拾饭盒,拿去洗。

孙梦毓坐在椅子上,拍拍鼓鼓囊囊的肚子,心满意足。

做事做到她这个地步,少有哟!

唉,她还是太善良,太有良心,她这个知恩图报的良好品行哟!

如此三天过去,卫博宁休息时间结束,精力充沛的回道研究所,孙梦毓也跟着回到机械厂。

这一次项目组里清一色的老实人,一个个都老老实实,严格执行孙梦毓下达的每一个命令。

孙梦毓很满意,觉得这一次马远航办的不错。

而被挑选过来的人如此听话,什么意见都没有,全凭孙梦毓做主,不只是因为他们老实,还有一层其他方面的原因。

第160章

这些替补选手们都已经了解到被他们代替的前辈之后的归宿。

认错态度良好且有弥补行为的卢大成一群人被征调到偏远城市工作五年,虽然五年过去会物是人非,之前在四方城培养的人脉可能会丢失,原单位不一定还保留他们的职位,但他们丝毫没有埋怨,尤其是和王飞路的惩罚比起来。

王飞路因为嚣张跋扈,且丝毫不承认错误,被派往大西北支援,且归期不定。也就是说如果他没有重大贡献,可能会一辈子留在大西北。

如今的大西北可是艰苦的代名词,黄沙遍地,风吹日晒,动不动沙尘暴,资源紧张。这样的地方,不是有大毅力的人真的能崩溃。

王飞路肯定不是大毅力的人,他在得知消息的一瞬间就厥过去了,醒过来后,疯狂求他爸给他走关系,哪怕不能撤销处罚,也要给他换个地方。

但可惜让他失望了,他爸消息比他灵通,真要能改变,他爸早给他走关系换地方了,很明显没有用。

甚至上面还警告他爸,要是不愿意去大西北,乌斯和渠犁也不错,一听这俩地方,他爸立即收起小动作,这俩地方还不如大西北呢。

大西北只是条件艰苦,这俩地方不仅条件艰苦,还不安全。边疆地带,动荡不安,那些挨着的邻居们可不友好,都是豺狼虎狈。

王飞路得知这个噩耗,再一次厥过去,当然他厥过去没有用,到时间他没醒,抬也要抬到去往大西北的火车上。

他们一群人的出发时间是一起的,都在一个火车站,非常巧他们在火车站相遇,卢大成一行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面前这个皮肤蜡黄、黑眼圈浓重,憔悴不堪,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的人,真的是之前趾高气昂的王飞路吗?说他四五十岁,一点不夸张。

简直是苍老十多岁。

卢大成一群人心有戚戚然,但又不免升起幸灾乐祸,果然在倒霉的时候,看见别人更倒霉,心中会好受许多,尤其这个别人还是看不顺眼的对头。

这一群人的下场吓住替补选手们,他们是老实没错,但又不是傻,他们一点不想被调离四方城。

然后心中都有一杆秤了,那就是少说多做,说啥做啥,打开耳朵,闭上嘴巴,贯彻服从听话的方针。

他们不指望凭借这个项目获得什么奖励和资历,他们只想尽快完成这个项目。

因此项目内上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进度一天一个样,不仅很快赶上之前耽误的进程,还有超越的迹象。

日子一天天过,谁都挡不住时间的流逝,慢慢步入九月,送夏迎秋。

最先有所感应的应该是植物,树叶渐黄,完成一夏的职责——炎热季节里的一抹阴凉,在枝头摇摇欲坠,似落非落。如果降下几场秋雨,想必它们会如同纷飞的蝴蝶,飞往地面休憩,最后贡献一场盛大的告别。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