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第25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第253节(2 / 2)

孙长安当时便表态,他肯定不会贸然接钱梅花过来,要过来也是他买房子了。他没那么厚脸皮,让两个闺女住四合院已经很好,他不能一再占便宜。

何凤兰很欣慰,虽然她的两个儿子不论是能力还是外貌完全比不上闺女,但品性没歪,日子就有奔头。

然后闲不住的何凤兰便在街道办找了个活干。

何凤兰没事干嘛,她只能出门找人聊天打发时间,但周围邻居大多都是有工作的人,不可能每天都有人陪她聊。

她没事干,闲着溜达,她胆小,不敢四处乱走,便向着派出所方向溜达,想着在派出所周围,她还能出事?

谁知道街道办正好在派出所隔壁。这个街道办包管的地区不止是孙梦毓四合院这片,还有另外一片,那一片也都是四合院,但可不是独门独户的四合院。

那一片的四合院里少的能住五六户,多的十几户。一家子人还会吵闹打架呢,更别说这些人还不是一家的。

整天别提多热闹了。

要是摊上不好相处的邻居,一四合院人都别想安生。

街道办的重点精力也是在那片四合院。

街道办内部的人都开玩笑说是一左一右,一静一闹。

何凤兰第一次过去时正好看到有人吵架,她一下来了精神,三两步挤到人群里,问清楚围观的人是咋回事后,她聚精会神看热闹。

一开始何凤兰不知道街道办是干啥的,但看了一会儿热闹后,她知道了,街道办就是妇女主任嘛!

干的活和她在村里干的没啥不一样。

要是妇女主任,何凤兰表示这活她熟悉啊!

因此后面何凤兰便开始去街道办报道。

一开始街道办的人看到何凤兰过来还以为她是有事情要寻求帮助呢,他们都知道何凤兰住在左边四合院,那片地区的人家里都不得了。

因此在听到何凤兰说她想在街道办找个活干时,街道办的人表情都僵硬了。

他们真的是怕了让他们给找工作的人了,自从知青开始回城开始,每一个没工作的知青都指望他们给安排,他们是街道办的,又不是批发工作的,去哪弄那么多岗位安排人。

因为安排工作的事,街道办没少被闹腾,天天有人来问工作的事。

何凤兰没有察觉到面前街道办人的想法,她说:“我不要工资待遇啥的,主要是图个有事忙。你别看我这么大岁数,你们的工作我懂,我之前在村里时可是我们村的妇女主任,处理老娘们闹事最拿手!”

街道办的人这才知道原来何凤兰不是让他们安排工作的,不要工资不要名额,这个老太太单纯为了打发时间啊。

街道办的人再观察了下何凤兰的气势,觉得何凤兰说的极为有可能是真的,不过这事还真挺有门。

街道办的人都是一群斯文人,面对胆小或者讲道理的人,还能拿街道办或者派出所的名字压住,碰到混不吝,真就束手无策。

于是何凤兰成功成为了街道办的编外人士,这下子何凤兰如鱼得水,没几天就闯出赫赫名声。

她走强硬路线,不给好脸色,动辄送人去派出所,要不抽人一顿,最次也得一顿骂,偏偏她战斗力爆表,还有背景,谁都弄不过她。弄得来街道办寻求帮助的人来之前先打听打听她在不在,要是在,他们过会儿再来。

上学日的孩子上下学时间是街道办最热闹的时候,因为这个时间何凤兰需要去接送孩子,不在街道办,那些有事的人都争先恐后的来街道办处理事情。

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世界观先是被何凤兰震碎一遍,然后深刻意识到:人果然是欺软怕硬!

何凤兰这边找到了理想工作,腰不酸了腿不疼了,日子都有奔头了。

那边孙梦毓则忙着构建属于她的研究所,为了尽快让研究所落地开门,孙梦毓差点忙疯了。

还有大学上课的事情,之前在779厂里有理由不去上,现在都出来了再不去不好,因此孙梦毓还得抽空去上课,幸好上课不用做课件,要不然孙梦毓都想罢工。

孙梦毓不做课件的原因很简单,知识都在她的脑子里,教科书上的知识深度可比不上她脑子里的东西。

在第一次去上课时,孙梦毓年轻的脸确实唬了学生们一跳,不能怪他们以貌取人,实在是学校告诉他们,教课的人是资深专家,在这一行没有比人家更牛的人。

但一个小姑娘,资深专家?

让人不敢相信。

孙梦毓没有管下面坐着的学生的表情,她是来上课的,不是来交朋友的。他们相不相信、愿不愿意听都是他们的事情,如果能因为授课老师非常年轻便对ta教的课毫无耐心,连一节课的时间都不愿意给,那这样的学生不是她的吸引目标。

因此上课时间一到,孙梦毓直接开讲,她并没有提高音量,也没管下面旁听的其他老师和校长,自顾自说着,时不时才板书一下。

上完课孙梦毓直接告别,婉拒了校长想要闲聊几句的想法。但到第二次上课,教室里的人却更加多,校长专门安排的大教室,正常坐一百来号人没有问题,但现在走廊、过道、教室最后方全都是人。

一个个都用最求知的眼神看着孙梦毓,孙梦毓忽然有了在授业的责任感。

之后的课程都是爆满。

专业是新开,但因为光刻机的事情,国家正好宣传过一次,致使很多人在报考时纷纷报考这个专业,致使这个专业人一点不少。

第一届和第二届时间很近,孙梦毓错过了给第一届授课的时间,因此第一届和第二届是一起上课。

在此期间,孙梦毓也有看好几个苗子,如果可以,她很愿意招揽他们到她的研究所。

时间就在孙梦毓研究所、大学两头跑中匆匆流逝,一年后研究所成功落地,孙梦毓没有什么起名的天赋,因此研究所就是她的名字,也算是一种虚荣心。

新研究所成立,肯定是值得庆祝的事情,很多朋友都给孙梦毓送上了祝福,在那天还来了一个人——卫博宁。

孙梦毓当时还想着卫博宁怎么有空来,他不是说自己有个重要任务,会换地方嘛。

分开之后,虽然有电话号,但以他们不定啥时候便会闭关或者出差的职业,根本无法稳定电话号,因此两个人便写信交流。

虽然孙梦毓回忆不起来两个人是如何开始写信的,但等她回过神来,信已经写了厚厚一沓,两个人在心里天南海北什么都聊。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