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第一次接待那些身份不同寻常的客人时,也许有过。
再三踌躇,小心谨慎,生怕哪里吃得不够满意,被人找了麻烦不说,更砸了自己的招牌。
毕竟她离开家的时候说得那么硬气,绝不向沈女士求饶的。
咬紧牙关从法语开始学,因为时间不足,还要兼着练基本功,每天睡不够四小时。
她没多少语言天赋,学出来的法语很不标准,口音很重,在事事讲究优雅的地界没少被人歧视、排挤。
加之长着黄种人的脸,要入门进米其林餐厅做学徒更是难上加难。
好不容易被收做学徒,却只是一个起点,还要更加死皮赖脸向每一个遇到的厨师学习。
任何技术、任何思路都要学,任何处食材的方法、任何搭配食材的公式都要学,因为对那时的她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
原来芦笋可以这样处、原来牛肉还能这样熟成、原来东西两方调味可以这样融合......
做学徒的时候很辛苦,但也很快乐。
对沈荔来说,永无止境的探索是最快乐的。
她不担心没有结果,不担心学无止境,不担心永远没机会停下。只恐惧没办法向前再走一步。
所以即便是从米其林一星厨师一夜变成街头早餐铺的小老板,从装备丰富又干净的后厨,一夜流落到月租800的出租隔间里蒸包子,她也没有向沈女士求援过。
或者说,她也没有彻头彻尾被打倒过。
说到底,米其林餐厅的客人是客人、早餐摊买包子的客人也是客人,吃的都是她手里做出来的东西。
一切的评价只在于菜色,在于口味。
只要好吃,就会常来;只要她们喜欢,沈荔就会非常高兴。
所以沈荔很喜欢烹饪。
不用过度揣摩人的情绪和思维,因为完全没用;也不用考虑市场热点,因为几乎没有。
炒作更是用处不大,因为味蕾不会骗人。
想做好一个厨师,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处食材,尽力用自己的双手,把食材最美味的一面展露给客人。
只要味道够好,任何客人都能从中感到快乐。
评价的标准既主观又客观,既多样又唯一。
古今上下,海外寰宇,通行的不过‘美味’二字而已。
她最享受的,就是上菜之后让人惊叹:美味!意想不到的美味!
自己经手的菜品让人赞不绝口,再三光顾只为吃那一口,实在是......太让人满足了。
及笄宴的菜单是全新做的,李挽又额外点了沈记刚上的春季菜单。
第一道,上了一品五味笋。
这是一道开胃菜,用五根笋做的拼盘。五种风味,五种做法,五根鲜嫩春笋并在一起,再用米纸隔开避免窜味。
第一口是清炒,味清而微苦;
第二口是海参汤吊出来的,更鲜美许多,味道却依然清淡;
第三口是蘸水甜笋,笋只用清水焯过,用天然的清香配酸辣风味的蘸料,相当开胃;
第四口是油焖,咸甜风味,油润香滑,一口便是去不尽的余味。
最后一口则是最出名的腌笃鲜做法,虽然炖了一整锅,但每盘只取里面一根笋,做拼盘的收尾,风味醇厚无比。
一道开胃菜就如此惊艳,之后的宴席更不用说。
海鲜是一道鱼片,李挽一看就惊讶道:“这是汤?还是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