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还有好多话要说,可没有时间了。
他的孩子,虽然提前戴冠了,但那顶代表成人的冠冕,并不能让项襄真的长大成人。
直到项梁死亡。
项襄才真正提前完成了成人礼。
家吏默默跟随项襄,看着项襄摩挲着刘盈留下的锦囊,不敢打扰项襄沉思。
刘盈在项襄离开之前,赠送了一个虽然绑着封口,但绑带可以轻易扯开的锦囊。
“等你得到我逃出彭城的消息,如果想去拜访我阿父,就把锦囊给他。我建议你别提前打开,虽然打开了也没事。”
项襄想,刘盈可能早就猜到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投汉。
项羽容不下他,他或许连江东都待不了。只有刘邦那里,才能容纳项梁的儿子。
他早知这一点,却一直不肯去投刘邦,是因为他不想利用父亲的名声做事,也不想离开其他家人。
如果去了汉王那里,他就真的是孤家寡人,要与所有亲朋好友敌对了。
项襄一度认为,自己不可能承受得住这样的压力,所以他乖乖待在彭城,闭目塞耳,假装一切安好。
现在他怎么愿意去了?
项襄不知道,就是突然想去了。
他将锦囊塞进怀里,静静地看着马头前方飞速后退的风景。
既然盈儿说最好别拆,那就不能拆了。
不知道盈儿会在锦囊里写什么,或许是对汉王说些好话,让汉王好生对待自己?
哈,盈儿心善,不顾自己计划可能败露,连龙阿姊那里都留下了提醒,肯定会为自己写很多举荐的好话吧。
项襄策马,心情突然好转了。
彭城离荥阳八百里,若带着行李慢慢走,顶多一旬就到了。
项襄让家仆带着行李缀在后面,自己策马疾行,只五日就到了荥阳。
荥阳之外,汉军和楚军还都挂着免战牌对峙。既然项羽没有把刘盈肉丸子汤送来,就是还没抓到刘盈。
项襄松了口气。
虽然刘盈现在还没有消息,没有消息,或许就是最好的消息。
范增认识项襄身边的人。项襄自己藏了起来,让家吏去拜访范增。
“楚王至今不肯任用主父,我实在心忧。我请为说客,说服汉王投降。汉王虽不会投降,我或许能打探城中情况。若能立下些许功劳,讨得一官半职,更能照看好主父。”
若说客说他因项襄被冷落,所以想背离项襄,范增不会相信。
想背离项襄的人,早就离开项襄了。现在项襄身边的家吏老仆,都是为了项梁的恩情,愿意守护项襄一生的侠义之人。
说客说他要替项襄立功,讨得一官半职后更能照看项襄,范增便心软了。
范增最初跟随的就是项梁,虽然他在项梁还活着的时候,就选择了更有才华、更像君王的项羽,不打算支持项梁的亲生儿子项襄,但项梁已死,项襄对项羽没有威胁,他还是愿意在不违背项羽意愿的前提下,照看项襄一二。
“去吧,无论你是否打探到消息,我都会向大王举荐你。”范增温和道,“你也让项襄别忧心,大王只是因他三年孝期未过,所以才没有重用他。待他孝期过了,大王与他从小亲密,难道还会亏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