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无人监视 > 第41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416章(2 / 2)

“人少了,可算是清静了。”

第二线的餐桌传来一阵满意的笑声,冯天德抖了抖身上的斗篷,颇为愉悦享受地调整了下坐姿。

他的话好像也突然多了起来,与昨天晚餐的表现截然不同:“就剩五个玩家了,应该都到第三线了吧?那要是解谜没什么戏的话,是不是可以商量下,三人通关的事了?”

“举手投票,选择杀谁?”

三张餐桌俱都寂静,无人回应他。

冯天德恍然,嗤了声:“懂了,都是奔着解谜来的高智商天才。”

他这声讥嘲还未落地,白蜡烛点起的烛火便一阵晃动。

随着啪一声轻响,黑皮笔记本飞快翻开,空白纸页一张张如箭飞出,来到剩余的五名玩家面前。

所有人,包括刚才开口的冯天德,好似都胸有成竹般,未曾犹豫,直接便停下了四面打量的动作,摘下纸页,开始书写。

黎渐川笔尖落下,眼角瞥见其他玩家的反应,不由暗自蹙眉。

第三线的时间刚走到第三天结束,尚有一多半时间剩余,但这些玩家却好像都已经摸到了真相的轮廓般,很有点稳操胜券,无须再隐藏实力与身份的意思,不见之前半分或真或假的试探和遮掩。

晚餐开始前,黎渐川从头到尾仔细捋了捋自己拥有的所有信息,自认为自己的进度还算是在前列,距离最终解谜就只差一步关键线索和一些侧面佐证。可现在一看,也许鹿死谁手还不好说。

他从不小看任何一个对手。

思绪飘出了一刹,又迅速收了回来,黎渐川敛住心神,不再观察其他人,只聚精会神于眼前的纸页上。

“我申请延长自身碎片书写时间。”

他最先写下一行字。

纸页微微颤动,像是有谁在思考。

两秒后,血字勾勒,回应了一个可字。

黎渐川稍稍挑眉,对这答复并不意外。

从上一次晚餐十二号同这对黑金纸笔的交流来看,就能知道,这次的说明人还算是挺好说话的。而且一定程度上满足玩家的合理要求,大概也是在魔盒游戏规则范围内的,就如规则同样默许说明人一些不涉主要剧情的恶意误导。

这算是对晚餐的一次小小试探。

事实上,延长时间,黎渐川有延长时间的写法,不能延长时间,自然也有不延长时间的写法。

血字消失。

黎渐川凝神落笔,一行行变换了笔迹的简体字被快速写出。

“民国二十年的七月初十,一名神色阴郁的年轻人从梦中前来拜访冯天德,带着一个血红的、灰粉的、不断蠕动着的人脑雕塑。

他疲惫又无力,被灰败与绝望充斥,说话时恍惚而又夸张,低沉与亢奋不须切换地爆发着。他称这是他的大脑,他在一场怪诞的梦里无法醒来,于是挖出了自己的大脑,想要调查自己梦魇的原因……”

这段碎片记录的开头几乎是完全复制了黑皮笔记本曾补全过的《七月初十挖脑魔案》。

但写过诡异年轻人的出场后,黎渐川的笔锋却忽地一转,直接写道:“后来综合各方信息,我们终于知道,这名年轻人叫作孙朋来,出生于公元2033年,并不属于朋来镇所在的民国时空。

现在,我们的重点暂时不在孙朋来的来历上。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桩挖脑魔案的原委。”

黎渐川运笔如飞。

“在我之前,还有一个人,第三线的二号玩家,他也曾试着破解过这桩案子,并将其大致的轮廓勾勒了出来,仅有的几样证物也都收集妥当。他准备得如此万全,可却仍旧失败了。

根据他失败的经验,我详细总结了此案,发现了这桩案子最关键的一点,也是二号玩家的错误之处,那就是此案的凶手究竟是谁。

此案发生在七月初十,主街附近的长寿长宁胡同交叉之处,便是此案的案发地点。

当晚,冯天德与手捧着一件人脑雕塑的孙朋来凭空出现在此地。受限于天色,无法看清两人的神色表情,但冯天德脚步拖沓踉跄,表情空白,好像梦游,孙朋来的状态也是疲惫恍惚,偶现怪异肢体动作。

两人在胡同内简单交谈了几句,具体交谈内容未知。

以上描述来自此案唯一的目击者,报童陆小山。”

钢笔微顿,开始概括这位目击者的所见所闻。

“在陆小山的视角,他因起夜或是某事外出,总之是出于某种原因,在夜深无人时路过了胡同拐角,无意间瞥见方才还无人在的墙下阴影中,似乎突然多出了两道身影。

其中一道不认识,显然并非朋来镇的人,而另一道正是常命道童来寻他买报的蓬莱观观主冯天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