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对此深有感触。 无论何种境地,总有一些人能过得比大多数人都好。 避难基地建起来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好事,一穷二白地逃到这里,说要重新开始生活又谈何容易。 基地的存在至少给这部分人指明了方向。 而其他人,如果有不依靠基地也能把日子好好过下去的本事,在哪里就无所谓了。 柴文婧扫了众人一圈,说:“大家要长期在一起生活,我就不拐弯抹角的了,分工合作,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好。” 唐黎抬了抬手,表示有话要说:“分工具体是指哪些方面呢?” 开这个会之前老板一家三口就商量出个大概了。 这时柴文婧直接拿出来一份章程。 “主要分成三个方面。” 她举起手缓缓竖起一根手指:“第一,我们需要把院里原本的菜地花园利用起来,还有我们家的自留地,都需要人专门种植应季作物,最基本的口粮保障,大家都懂的。” 大家都没有意见。 老板夫妻之前也有自己种粮食和应季蔬果的,足够应付民宿绝大多数的餐食消耗。 如今仓库里还存着一些,可今年的收成已经被暴雨毁掉了。 民宿六个人六张嘴,总不能坐吃山空。 “第二,光靠耕种,看老天的脸色吃饭不保险,所以我们还得专门有人负责定期外出收集物资,什么都好,就算不能拿来自己吃喝,应该也可以跟基地做做交易什么的。基地要进行大面积开荒,那么多人要养,肯定得多种粮食。” 第二根手指竖起,柴文婧再次打量在场其他人,同样没人有异议。 “第三,就是民宿重开的事。” 她叹口气说:“现在不比从前,生存环境恶劣,治安就差很多,我们总不能把安全问题都寄托在别人身上。因此我的建议是,民宿重开之后,接纳的租客除了需要交一定的租金外,也可以参与我们前两项计划,还要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最好自己弄个小队伍,负责咱们民宿的安全之类的。” 唐黎有些意外柴文婧最后的这方面的安排。 她想了想说:“这样一来,就不仅仅只是个民宿,有点小型避难所那味儿了。”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柴文婧很清楚,在乌连山上居住的这些原住民对于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来说太扎眼了。 避难基地建起来,聚集的流民就会越来越多。 如今灾难当前,法制都成了摆设,太多人为了生存铤而走险不择手段。 而她家民宿的条件放在整个乌连山避难区都很突出。 六个人有四个都是女性。 尽管柴文婧也不愿意承认,可事实无法忽视,大多数女人在身体素质和力量等方面都比不上男人。 民宿能维持一时的安宁,又怎么能保证一直都这么安宁。 只有想办法壮大自己的力量才行。 把民宿经营成小型避难所,一定程度上跟基地差不多,但他们自主性更强,个人发挥的余地更大。 这是柴文婧的家,她的父母则是她这辈子最重要的两个人。 她历经千难万险地回来了,自然要好好守护他们。 唐黎看出柴文婧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和柴文婧很相似,她们做不了伟大的救世主,在灾难的洪流面前能做的不过是最大限度的保全自己和家人。 她笑了笑:“我没意见,另外我想做外出收集物资的工作。” 柴文婧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好。” 谭恒一直保持着沉默。 民宿是柴文婧的家,尽管两人已经谈婚论嫁,谭恒如今和母亲背井离乡来此投奔,却也没有把自己当主人翁的想法。 他和他妈短期内都无法回到舟城的老家去了。 眼下他已经没有心思去想那些风花雪月的事,琢磨他和柴文婧的未来,最重要的是想办法安顿下来,照顾好他妈。 斟酌许久,他才慎重地开口。 “我妈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我希望她能留在民宿,做点比较轻松的家务清洁或者种地除草之类的工作,我自己无所谓,任凭安排。” 柴文婧表示理解,为人子女,她也希望自己父母能轻松一些。 “我们几个人其实相当于一个整体,大家负责的工作重要性可能不一样,但我觉得没有区别,只要认真负责的做了,都算是做贡献,你的想法我理解,因为我对我爸妈也是这么安排的。” 退一步来说,民宿本来就是他们一家三口的,理当他们三个做主。 可柴文婧也知道,如果真的要把民宿照着小型避难所去经营,她不能总靠着自家是老板搞特权,大家的地位应该是一样的,才能安稳人心。 她沉吟片刻。 “这样吧,你先跟着我爸整理田地,让我谭阿姨跟我妈负责家务,等有租客入住,再安排他们耕种或者负责民宿安全。” 老板娘好奇问:“那你自己呢?” “我?”柴文婧指了指唐黎,说,“地里没有稳定产出之前,收集物资最重要,我和盼儿一起负责外出。”老板犹豫了一下:“你们两个女孩子出去会不会不太安全?不然小谭个你们一起吧?” 柴文婧摆手:“不用,我跟盼儿都是练过的,你们跟着不合适。” 夫妻两个只好作罢,先这样安排了。 摆在面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把房子修好,如今是八月,暴雨停后,气温有所回升,仿若初春,温度总体要比往年八月低十度。w?a?n?g?阯?f?a?B?u?页?i????ǔ?????n????〇????5?.???o?? 老板担心今年的冬天会比往年都冷,所以房子修复的时候还得加点保温层。 他们在家里整理,柴文婧和唐黎就要负责外出。 一来需要找到修葺房屋的各种建筑材料,二来要收集各种种子备用,三来民宿粮食暂且够吃,却没什么食材,总不能大家顿顿吃白米饭。 柴文婧和唐黎合计的时候忍不住感慨。 “不统计还不觉得,一统计怎么啥都缺,这天气也不知道能持续多久,菜可以自己种,咱们还得想办法搞点肉,实在不行,只能自己养了。” “养也得有崽子啊。” 枝城这地方,柴文婧可比唐黎熟悉,她都不用看地图,就告诉唐黎:“隔壁镇山脚下就有个很大的养殖场,咱们先去附近的工地转转,回头有空去那儿看看。” 唐黎自然没意见。 柴文婧带着谭家母子回来时开的是辆越野,他们运气好,冰雹肆掠的时候刚好在一个山洞里,人没事,车子也完好无损。 尽管小面包没什么大问题,外形看着就很没安全感,两人就开了越野。 这一次就不像唐黎之前出去那样乱窜了。 两人从近到远,基本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