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香江小警花继承豪门幼崽后 > 分卷阅读38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85(1 / 1)

显空出一块位置,几个衣架孤零零地挂着。 “衣服被人拿走了?”他的手指拂过衣杆。 同时,警员们的目光被书桌上的相框吸引。照片里,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笑得天真烂漫,怀里紧紧搂着一只棕色的小熊玩偶。 “玩偶呢?”祝晴轻声道。 警员们翻遍整个房子的每个角落,都找不到这只玩偶的踪影。 “丢了?送去清洗了?” “你们看……”鉴证科同事蹲下身,用镊子夹起一片散落的棕褐色绒毛。 警员们压低声音。 “孩子呢?” “是被带走了吗?” “衣服少了,玩偶不见了,但其他贵重物品都在。就好像,凶手在帮孩子‘收拾行李’。” “黎叔。”祝晴忽地回头,“这个现场……” 这个场景,似曾相识,与陈年档案中一起旧案如出一辙。 凶手对两位受害者的手段极端残忍,唯独对儿童房里的孩子,充满着善意。 黎叔拧紧眉心:“和当年程家的案子……手法一模一样。” …… 盛放坐在教室活动区的木地板上,困惑地环视着周围哭成一片的同学们。 哇,都哭这么久了,还*停不下来。 “休息一下!”盛放对身边的小美说道。 小美泪汪汪地看着他,转过身去。 纪老师正蹲在角落,依次温柔地轻拍一个又一个小朋友的后背。 她早就做好心理准备,开学前两天,孩子们总是需要时间适应的。即便过了新年,理论上,小不点们都已经长大了一岁,但依然是一群宝宝们。 和家长们待在一起度过这么悠长假期,孩子们还没有回过神,就离开温暖的怀抱,被送到幼稚园,分离焦虑将这个教室淹没。 笑声会感染人,哭声也是会传染人的。 教室的角角落落里,孩子们的哭泣声此起彼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椰丝宝宝从小书包里掏出一张妈妈的照片,满眼泪花:“我要妈咪!” 金宝闻言,将小脸埋进膝盖里,肩膀一抽一抽,轻声抽泣:“我也要妈咪!” “你没有带照片吗?”椰丝抹着眼泪,将照片递给金宝:“要不要借你?” 金宝小朋友清醒地摇摇头:“不要了。” 教室里,放放快乐地转着圈圈。 他活力四射,到处鼓励着大家,坚强、振作,做小孩最重要的是开心! 孩子们的眼泪“啪嗒啪嗒”掉着,哭成小泪人。 盛放宝宝独自开朗:“拜托,来玩吧!” 第102章 出现了? 椰丝宝宝双手捧着妈妈的照片,大方地借给金宝。 “我妈咪说,想她的时候,就看看她的照片。”她奶声道。 这是昨晚椰丝家哭声震天时,椰丝妈妈想到的办法。同样的办法也不是第一次用了,当时第一次送宝宝去幼稚园,也是靠这样度过孩子分离焦虑最严重的那些天。 “我不要。”金宝没有收下,摆摆小手,忧伤地转过脸去。 其他小朋友们见状围了过来,一双双含泪的眼睛直勾勾盯着照片,伸出小手。然而当照片传到手里时,每个孩子的小嘴都瘪得更厉害了,愈发悲从中来。 这是椰丝的妈妈,不是他们的妈妈啊! 金宝挠挠头:“你们这才发现吗?” “哇”一声,小朋友们哭得露出嗓子眼。 纪老师已经安抚他们许久,这边擦完眼泪,那边又得擤鼻涕,忙得团团转。而在一群哭到崩溃的小豆丁之间,自如转圈圈的盛放显得无比乐观。 盛家这位小少爷,总是不按常理出牌。过去,他是纪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没想到今天,这孩子倒成了最省心的那个。 假期里,纪老师时常惦记着这些孩子们。可如今,这样的哭声就像是一曲交响乐,一张张粉雕玉琢的小脸上都挂着泪珠,她的脑子“嗡嗡”的。 盛放劝大家坚强一些,振作起来。这番话,小朋友们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纪老师却听进去了。 她也得振作起来,不能被一时的困难打败。 “来来来——都看我这边。”纪老师拿出彩色积木,试图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我们来比赛,看谁能第一个将积木堆得高高的。” 盛放已经坐好,小短腿在地板上打着节奏,转眼将积木摞得高高的。 “看我的!”他骄傲道。 他瞬间就可以搭出一个完美的摩天大楼! “我们大家都向放放同学学习好不好?”纪老师继续柔声道。 大家都望向盛放,小小胸脯还在颤动着,脸上的眼泪没有被擦去,像极了八点档的苦情剧小主人公。 孩子们还小,情绪调节速度没有这么快,脑袋瓜转动着,考虑要不要抬起小手搭积木。 盛放轻轻叹了一口气。 想象中的开学,才不是这样的。原以为大家撒欢地玩耍,现在居然全都在抱头痛哭,盛放不喜欢悲伤的氛围,随手放下积木。 他都已经哄好久了,看来带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没意思。”盛放站起来拍拍裤子,潇洒道,“老师,我要回家。” 小朋友们又是一阵骚动。 纪老师瞪圆了眼睛,还没来得及请这位小少爷闭上嘴巴,就听见其他孩子们哭唧唧的发言。 在盛放的提醒下,小朋友们都来了灵感。 一只只小肉手举起来,怯生生地附和着他的话。 “真的可以回家吗?” “老师,我也想回家。” “我也要回家!” “你给妈咪爹地打电话。” “我也要……” 纪老师瘫坐在小椅子上,生无可恋地望着天花板。 她开始认真思考,当初到底是哪里想不开,非要来当幼稚园老师? …… 时隔十八年,同样的血腥场景再次上演。 现场取证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鉴证科同事蹲在沙发旁,镊子小心夹起一张皱巴巴的糖纸,放入证物袋中。 “发现糖果包装纸,像是被用力捏过。”他对着光源变换角度分析,“看这折痕,应该是最近留下的。” “这是什么牌子?从来没见过。” “他们家孩子吃的吗?” 鉴证科马sir回头:“先带回去化验。” 祝晴和曾咏珊挨家挨户地做着笔录。 受害者是一对中年夫妻。女主人赖丹荷四十一岁,是出了名的好脾气,性格温顺忍让,碰见邻居都会微笑着打招呼。男主人包才良四十三岁,性子急躁,但工作上从不马虎。他们六岁的女儿性格乖巧内向,很少像其他孩子一样在楼下玩耍。 “那位包先生啊……”住在对面的邻居欲言又止,“是个急性子,经常听见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