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高考还有:14天」
两个星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夏日华国千百万张倒计时牌同时翻动,不知不觉就将时间翻到了最炽烈的六月。适应性考试过后言信菁英班最后一次教学宣告结束,施淮雨在四号清早回到位于行远五楼的高三理九,听最熟悉的老师为他们上最后一课。
“回家那几天要把课本再看一遍,长句表达也再背背,不管怎样生物一定不要空题……”
“考理综前一定要从头到尾看一遍化学笔记,第十三题做不出来就跳,不要影响后面做题节奏哦。”
“现在也没什么好背的了,大家再看看大红。咱们言信的学生只要把大小作文写完就一定能拿高分!”
“不用复习了,到现在这会大家该会的肯定都在脑子里。考数学最重要的是状态,七号中午一定要睡一觉把状态调整好,不要焦虑不要紧张。”
一上午时间转瞬过去,理九班每位老师都在最后一课上交代了最重要的事,最后却只是踏着下课铃声沉默地走出教室。离别的淡淡伤感充满这间小小教室,就连平常最闹腾的男生都不出去猴叫了,看着抽屉里满满当当的试卷不知道该说什么。
好像还没有准备好,他们的青春就要结束了。
这样安静的氛围一直持续到下午一二节的语文课——这天晚上有言信中学最经典的“祝福之夜”喊楼活动,因此下午只用上三节课大家就能去跟朋友各干各的事了。张泓让他们自由出声背了一段时间的作文佳句和诗词文,到第二节课最后却忽然站起身,从印有江大樱花的帆布袋中掏出一本小笔记本:
“都到这时候,背不进去的也已经背不进去了。现在还剩二十分钟,我有一点话想和你们讲。”
这话让全班同学纷纷收声然后抬起头。张泓是对理九绝大多数同学而言最特殊的一位老师,因为从高一到高三、从辰星路上到缀星花园旁,只有这一位开明活泼、从始至终都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年轻女老师完完整整陪了他们三年。她先是静静望了台下同学很久,然后对着笔记本上工工整整的手写字迹念道:
“这时候面对你们,我该说的第一句话似乎是‘毕业快乐’,又或者最符合现在这个场景的‘高考必胜’。但思来想去,我还是觉得这些词语分量都太轻。”
语文老师说话一直有种独特的感染力,她才念了个开头,台下几个平常跟张泓关系好的女生眼眶就红了。盛夏下午的日光透过窗户照在女老师披散的红棕色长发上,她金边圆形的镜片上映着隐隐约约的光:
“三年前刚接手十三十四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一路带你们到毕业,你们带给我的实在太多了。昨天晚上我翻了翻电脑上建的文件夹,诗朗诵、运动会、语文剧……还有很多跟你们站在一起的合照,每张照片背后都有好多段可以说的故事。我看着它们,就像看到了三年来不断成长、不断变化的你们。”
张泓擅长摄影,24届很多活动的照片都是她拍的,相机里属于理九同学的美好回忆自然就更多。这时听着张泓这番话,每个人眼前都浮现了不同的场景——钟楼塔楼、书苑阳台、大报告厅、绿茵操场……新老校区数不清的地标前定格下他们年轻的身影,他们欢乐恣意地笑着、闹着,一颗颗热烈的心在春夏秋冬中疯狂跳动。
“但是不知不觉啊,我们就要分开了——甚至是你们峋哥昨天提醒我,我才想起明天就是离校日。三年时间好长啊,长到你们从十五六岁长到成年,长到刚从大学毕业的我变成个逐渐成熟的老师;但三年时间又好短啊,短到我都来不及再跟你们好好相处,来不及看你们变成更好的大人。”
听张泓说到这,班里好几个同学已经开始用面巾纸擦眼泪,施淮雨心里亦是一揪一揪的难受。坐在二组第一排的他扬起头就能看见手捧笔记本的张泓,年轻老师眼里隐隐也有泪,却还是坚持念道:
“不管百日誓师还是成人礼,学校都教你们要感激师长。不过三年好几百节语文课上下来,我其实不知道初出茅庐的自己在你们心中能不能算是个合格的语文老师——又或者能不能算是个在生命中有点分量的、会被你们在毕业后再多几记几年的人。但我可以确定,你们在我心里的位置比我在你们心里要重要许多。你们会是我遇到过最重要的学生,是我见过最可爱的一群孩子。
“毕竟,你们是我的第一届学生。”
念完这段,张泓放下了笔记本。早就在办公室里演练过无数次的她真正面对学生还是会有点绷不住情绪,她抬手擦了擦眼睛,然后换上自己的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