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余列而言,此地相比于潜郡,其实还更像是“故乡”一些。
或许是因为离乡情怯,或许是因为顾忌道镇中的龙气,抑或两者皆有。
余列在朝着那黑水崖走了数步后,便止住脚步,他并没有选择登上高崖,去看一看当今的黑水镇,对比其和从前相比究竟有了多大的变化。
余列只是随意的漫步在四周,将悬崖之下的景色纳入眼中。
他还走到了悬崖边上,手中忽地一展,曾经道童时期用来垂钓黑蛇鱼的鱼竿鱼线,再一次的出现了他手中。
登临此等故地,余列心中有所触动,望着那湍急的黑水河暗想到:
“也不知在黑水观主离去后,镇子中的道徒们境况如何,这河中的黑蛇鱼,是不是还如从前那般肥硕……”
他一摆衣袍,便盘坐在了崖下的一方避风凹陷处,将那质量扎实,多年未保养却仍旧管用的鱼钩鱼线,甩入了黑河中,干起自己曾经的老本行——钓鱼。
只不过和从前相比,余列并没有再用酒杯精炼过后的肉块作为鱼饵,而是随手从崖下捉了一只蜥蜴般的小兽,穿胸过颈,将之作为饵料挂在钩子上,甩入了黑河中。
他打算靠着自己的真本事,来征服此故地!
只是片刻钟过去,曾经从不空手的余列,一连盘坐大半时辰,都是并无一条黑蛇鱼上钩,连其他杂鱼都无多少。
余列忍不住,他放出神识,随着鱼钩往下蔓延,又清清楚楚的发现,黑河中的蛇鱼们依旧肥硕,即便是多了些恐蜥龙种,此段河流仍是黑蛇鱼的地盘。
正当他想要耍赖,用神识逼迫一条蛇鱼挂钩时,他的耳朵微动,侧头向着身后看了看。
咔咔!
黑水崖下有枯枝落叶被踩的阵阵声音响起,还有犹如木门开合的吱呀声音在有韵律的晃荡。
只见绿油油的黑水崖阶梯上,突然转出了一头浑身惨白,脸上鬼画符,表情似笑非笑的驴子。驴子的脖颈处还悬挂着一盏铜铃,随着它的走动,一步一摇。
叮铃铃,有吟诵的声音在驴子身后响起,三三两两道童模样的少年少女们,口中道:
“玄幽黑禁,阴官出行。”
“巡山看崖,捉贼拿妖。”
他们手中还捧着绿油油的灯笼,等下了阶梯后,缀在驴子的身后,仿佛萤火虫的屁股一般,沉沉浮浮。
那领着他们的驴子,正是一头纸驴,且就是余列当初出行使用过的纸驴符咒。
此时在纸驴的背上,正侧坐着一个身材窈窕的女道,她双目微阖,眉目精致,额间点着一点鲜红色的朱砂痣,气质清冷,其虽然是侧坐着,但丝毫不显得小家碧玉之气,反而冷厉十足,傲然艳丽。
女道手中持着一杆拂尘,露出的手腕犹如霜雪般白皙。
忽地,她微闭的双眼睁开,眉头皱起。
当即就有随行的小道童出声问:“道长,今日崖下可是出现了异常?”
女道一摆拂尘,往某一方向一指:“走。”
此女命令随着自己守崖的道童们调转方向,径直的往崖下河边走去。而此一方向,正是余列临时起意,垂钓的所在。
当一行人马摇摇晃晃的走过来时,河边的余列自然是早早的就失去了踪迹,唯有他的鱼竿还挂在岸边。
那窈窕女道来到河边后,下了纸驴,眉头微皱,忽地就捏起了余列用来垂钓的铜铁鱼竿,默然不语。
随行在她身后的道童们,大胆的四下瞅看,口中还嘀嘀咕咕:
“在这地方钓鱼,钓得上个球儿!”
“定是有人不想交钓鱼的款子,在这崖下私自垂钓,蹭咱们的风水。”
“瞧这粗使的铁棒,扎实倒是扎实了,但一看就不知是哪个笨匠人失手弄的,粗得跟个鹅蛋似的。镇子上的任何一家渔具,都比它要好用。”
这群道童们嘀咕着,却是没有发现旁边的女道,目中露出几丝回忆之色。
终于有人认出了那渔具,是个女道童。
她得意洋洋的站出来,冲着四周人等拱手,讲道:
“诸位道友都是讲差了。此铁杆铁棒,乃是镇子十几年前常用的钓鱼工具。应该是有人不知从何处水滩,挖出了此物……我在杂房中已是见过多次了。此等不要钱的工具,经常有人将就着使用,只是最后都会是嫌弃笨重,钓着钓着就扔了。”
其他的小道童们听见,面上顿时就露出了恍然和钦佩之色,口中道:“原来如此。”
也有道童见那少女出了风头,心中暗暗不忿,暗道:“就你见多识广。”
有了女道童的解释,随行的众人顿时也就明白,为何旁边的女道捏着粗使的鱼竿在沉思。
这位道长正是自幼在黑水镇中修成的道徒,传闻还经历过黑水镇当初的大变。
这等十几年前才用的鱼竿,应当就是她曾经用过,如今瞧见又有人在用从前的东西,当是触景生情,想起了过往。
不过女人的心思多变,当众道童以为女道长要将这鱼竿收入袖中时,她微眯眼睛,却是手中忽然一阵鬼火冒起,滋滋间就将鱼竿烧融成了一滩铜铁之水,红艳艳的耀眼。
那钢绳打造的鱼线也彻底断裂,堕入了湍急的黑河当中。
女道并未解释自己突如其来的举动,毕竟她心间的想法未免也太过荒唐、太过异想天开。她仅仅是一甩手中的拂尘,抱着拂尘,三步两步就离了河边。
女道清冷的传声:“且走着,继续巡山,谨防恐蜥扑杀。”
小道童们连忙迈开小短腿,提灯笼的提灯笼,牵纸驴的牵纸驴,踉跄着跟上前方那身材高挑、双腿修长的女道。
当他们彻底离去后,一道人影悄悄浮现,出现在了那摊黯淡的铁水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