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全家人能不能活命的保障。
陆娘子可真是个能人,不!应该说是神人!竟能发现玉米这一神种,还将其培育推广开来,交给附近百姓耕种。这两年大旱、大寒,灾难轮番儿的来,幸而有这高产耐旱的玉米在,要不然山里这么多人怕是要饿死一多半。
忙到日头升到人高,腹中也饥肠辘辘了,他便招呼一声,叫上附近干活儿的邻居们一块儿往回走。
到底是在深山老林里,虽然这儿人多,野兽轻易不会往这边来,但谁也不敢说有没有个万一不是?是以众人出门干活都是成群结队的,就怕落了单出事儿。
这山里头,一出事儿可就没小事儿。
“三金,你家玉米苗儿都育好了没?”住在陈三金家附近的吴二牛问他,问完又笑哈哈道:“瞧我多嘴一问,你家都是勤快人儿,一准儿早就准备好了。”
陈三金扛着石锄憨厚的笑:“这可是头等的大事儿呢,谁家敢耽误了?”
“听说今年陆娘子有多的棉花种子,不知道咱们能不能换一些回来种。我听说用那棉花做出来的棉衣可暖和了,冬日里那风都刮不透去!”
“你说陆娘子咋就这么厉害,听说还不到二十呢,又是玉米又是棉花的,比起来咱们这把岁数可就活到狗身上去了。”
“嗐!人家没准儿是仙女儿下凡呢,哪是咱能比的?我老娘在家里给陆娘子供了牌位哩,日常告诫我们,要记着陆娘子的恩,咱们能活下来多亏了陆娘子。”
南乔不仅种植业搞得轰轰烈烈,养殖业也没有落下。通过火炕孵蛋,山谷里面已经养起了一大群鸭子,每天光是捡鸭蛋都能捡一大篮子。原先的几头羊经过这三年来的繁殖,也发展成了大大小小的十几头,南乔想吃羊肉都不需要外出狩猎野山羊了,自家养的比外头野生的鲜嫩多了。
这俩年多晏和景回来的日子不多,全部加起来都不超过一个月,夫妻俩聚少离多,闹的孟氏忧心不已。外头的花花世界迷人眼啊,纵使她对自家女儿的美貌有信心,可男人嘛,多得是贪新鲜的,晏和景又一年年逐步高升,焉知外头没有人看上他,打算投怀送抱的?
偏偏小夫妻两个当初定下了,不到南乔十八岁不能圆房。晏和景偶尔回来住两日,夜里还得爬起来洗冷水澡,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万一憋出个好歹来也不好,憋不住在外面乱来那就更不好了。
好在这两年外面的情形是在逐步好转,晏和景跟于家兄弟每回回来,都会给他们说一说外面的情况。宁王虽然不是个好人,治理一方上倒还算有能为,先前为着夏税的事儿跟朝廷阳奉阴违,护住了北地百姓的口粮,又大胆启用门人建议,在边城等地跟一些胡人部落开互市,满足一部分部落的需求,分化胡人各部落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