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逍遥皇子 > 逍遥皇子 第20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逍遥皇子 第205节(1 / 2)

(' 第359章 抗旨?去南唐

姜全宇死后,段云峰并未久留,照他的话说好不容易才有闲心下山走一趟,总要去见见一些故人,至于两国之战,他才没心情掺和,谁爱死谁死,管他鸟蛋事!

而据说姜全宇的死讯传回泰安城后,受伤未愈的天泰帝眼前一黑昏迷了三天,第四日临朝时,便改了西陈以往四处动击,主动阻敌的战略,变成了据险固守,坚壁清野了,并且朝中也开始有了和谈的声音,其理由是,攘外必先安内,冯浩然在泰清郡起义闹得动静已经越来越大,不得不派兵去镇压了……

不管因为哪种原因,西陈的战略改变无疑拖慢了东森进攻的步伐,虽然前期轻松的拿下了一些土地,但其后在面对西陈重兵防守的几处险关时,纷纷停住了脚步。

东森四路大军出击,到天泰六年三月止,战果最为丰硕的便是肖保森所统帅的北路军,短短四个月基本上拿下了西陈庆州全境,可以说若无意外,东森南七北六十三州的格局,北方将在加一州,共计十四州。

而与此同时到三月中旬,苏振山调苏灿回都城的圣旨也已经交到了他手里。

“王爷,您赶紧收拾一下随杂家回去吧,临行时,陛下特意交代,让您从速。”宫里传旨的司礼监的李公公站在苏灿面前唯唯诺诺的说道,他这一路风尘仆仆一直到据马关才见到苏灿,而据马关已经是现在东森和西陈在庆州新的边境了。

苏灿看完圣旨上那短短一行字,面无表情地闭目沉思了一下,随手将圣旨放到桌案上后,旋即抬眼盯着李公公看了一会,就在这位李公公不明所以有些手足无措时,苏灿猛地一拍桌子,“来人,将此人拖下去,好生看管,敢假传圣旨,好大的胆子!”

“啊?”四十多岁的李公公闻言吓得魂飞魄散,好悬没尿了裤子,“王爷,王爷明鉴,老奴何曾假传圣旨啊,王爷……”随着最后一声王爷叫出口,他已被徐祖青利落地拖了出去。

苏灿勾起嘴角邪邪一笑,他当然知道这道圣旨是真的,可是他现在还不能回去啊……

“王爷,您这么做……陛下那里该如何交代啊……”李华农也看出那道圣旨是真的了,可他不明白苏灿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可是明目张胆的抗旨呀。

“无妨。”苏灿轻描淡写的摆了摆手,“本王就是要抗旨!”李华农闻言也吓出了一身冷汗,随即他便听苏灿接着说道,“吴供奉,麻烦你去虎口关跑一趟,将雪瑶她们接过来,这些日子不见很是想念呀。”

吴欣芸望了自家老头子一眼,随后点了点头,这西陈的据马关和东森的虎口关差不多,都不是一时半刻能拿下来的,将几位王妃接来也不是不行,只是王爷接到圣旨不往后方走,反将自己的女人接到前线,到底是什么意思啊?难道想在这里过日子啦?

李华农蹙眉思忖了片刻,倏尔他仿佛明白了苏灿抗旨的意思,脸上的忧色转为了无奈的苦笑,“王爷,您这么做又是何必呢?您是皇子,没人会说您功高震主的,您不用自污呀!”

苏灿展颜对李华农露出一个狡黠的笑,这个老家伙倒是猜到了几分,但他的意思可远不至于此,“李老,自污只是一部分,本王若不交出一些让朝堂上下都能抓住的把柄,怕是回去后就有的忙了,所以还不如抗旨留在这前线安逸呢。”

安逸?李华农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谁抗旨以后还能安逸度日啊?不过苏灿的说法李华农倒也认可,按照苏灿在庆州所立下的功劳,回去后皇帝必然大赏特赏,可眼下这么一来,赏赐什么的就不用指望了。

须臾,李华农又想到一个问题,“王爷,您把传旨的人扣下了,陛下那边得不到回复,您这……”

“呵呵,不用急。”苏灿一脸的不以为然,“军中不知有多少龙鳞卫的探子,本王将此事闹大一点,相信他们会告诉父皇的。”

苏灿猜的一点错都没有,军中的各级军官中还真有不少是由龙鳞卫密探兼任的,这边传旨的李公公刚被抓起来没两天,他们便用信鹰将此事报了回去,仅仅十日苏振山便得到了消息。

“混账!小兔崽子要翻天啊!”毫无意外,皇宫里苏振山看完密报后吹胡子瞪眼拍了龙案,在御书房里附手焦躁的走了两圈,旋即嘴角突然露出一抹狞笑,亲自提笔刷刷点点又写了一道圣旨,“徐顺,八百里加急先送到虎口关八王手里,再由八王去传旨!朕就不信他敢说八王假传圣旨!”

徐顺早就被皇帝一息数变的脸色惊到了,闻言赶紧将圣旨封好下去找人传旨去了,而八王接到皇帝的圣旨已经是四月中旬了。

苏灿在这一个多月里也没闲着,当肖保森带着他麾下的大军赶到据马关时,他便带着他的人走了,说是去庆州其他地方收尾,要彻底将还没来得及撤离庆州的西陈军队肃清。

所以扑了个空的八王又沿着苏灿走过的路径追赶了一段,只是这段路上一座座大大小小的京观不计其数,他起初还有些震惊随后逐渐变得淡然,直到最后站在苏灿面前时已经麻木了。

“喏,你自己看,陛下叫你回去。”八王苏振玉将圣旨直接塞进了苏灿手里,然后接过雪瑶奉上的茶水,自顾自的坐下抿了一口。

苏灿连打开的意思都没有,反手便放到了案几上,“八叔,侄儿觉得您在传圣旨的路上遇到了西陈残兵袭击,身受重伤逃了出来,这圣旨……丢了……”

“噗……”苏振玉一口茶水喷了出来,目瞪口呆的望着一脸贼兮兮的苏灿,“咳咳,你个臭小子,亏你想得出来!陛下要是知道了非要被要被你气死!”苏振玉捂着胸口连连咳嗽,脸憋的通红,指着苏灿不知道再骂他点什么东西了。

“来人,扶八王下去养伤!好酒好肉的伺候着。”苏灿笑眯了眼看着苏振玉,轻拍他几下后背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苏振玉擦去了粘在胡子上的茶水,侧身在苏灿的脑门上给了一巴掌,瞪了他几眼后,摇头叹息了一声,苏灿的想法他也猜到了,但是就目前的朝中局势来看他认为苏灿这么做是正确的,因为如此一来,皇帝的目光与心思就全放在苏灿身上了,反而对支持他的大臣会放松一些。

“什么?八王遇袭,圣旨丢了?他大胆,他胆大!”也不知苏振山这两个他分别指的都是谁,十余日的午后皇帝再次接到龙鳞卫送来的密报,已经被气的要七窍生烟了。

旁边侍立的徐顺赶紧递上茶盏让皇帝压压火气,“陛下,要不老奴去跑一趟?把三殿下带回来?”

苏振山余怒未消瞥了他一眼,“你?你禁得住八百里加急的颠簸?怕你这把老骨头还不散架了!”皇帝说完便沉吟不语起来,脸黑的跟锅底一样,嘴里嘀咕着,“臭小子,跟你爹玩听调不听宣?看你回来不把你的屁股打开花,对!一定打开花!”

皇帝的话音未落,这时纪峰却在御书房门口求见,被没好气的唤进来后他将一封情报先递了上去,“陛下,刚刚南唐那边送来的,还有从南唐来了一批使节说有国书奉上。”

苏振山压了压火气,先将那封情报打开,片刻,他震惊的猛然又从头看了一遍,直到看了三遍他才将信纸放下,满脸愕然的问道,“南唐宇文氏反了?”

纪峰抱拳,“是的,宇文氏趁南唐朝廷将大部分兵力全部调到了白银江与我国对峙之机,在南唐后方栖霞州举旗造反,拥立原大夏朝一位黄姓郡王后羿为皇帝!”

苏振山蹙眉点头如有所思,按说这个时候南唐发生内乱应该是他这个东森皇帝最乐意看到的,但是宇文氏这三个字却让他惴惴不安起来……

南唐卢氏在一统白银江以南后,基本上收留了原大夏朝的所有老牌贵族,而其中的佼佼者非宇文氏莫属,这个姓氏自几百年前大夏朝建国之初便是地方豪族,几个世纪的沉浮一直兴旺不衰,族内用四世三公来形容都是少说的,名臣猛将更是出过无数人,传说家中光族谱名册至今都已经能装满十几个大箱子了。

还有,南唐开国皇帝卢照纯起兵反夏之时,除了卢氏自身的力量强大外也是有了宇文氏的鼎力相助才得以安稳建国,故而南唐建国后,宇文氏一直都任宰相一职,经三代君王都没换过,或者说是没法换,原因用一句儿歌便可解释,叫卢氏的刀枪,宇文的书箱,夏侯的金银,南宫的米仓,街头巷尾无不可闻。

“陛下,西陈,南唐现在皆有叛军趁乱启事,这正是咱们一统天下的好时机啊!”纪峰见皇帝皱眉不语,见缝插针道。

苏振山缓缓摇了摇头,浓眉依然未展,“好时机是不假,但是,东森终究国力有限,不可能同时大举出兵攻伐两个国家,先后顺序很重要啊!而且……南唐的宇文氏可比西陈的那个冯浩然强太多了,一旦他们成功,哎……但现在从西陈抽兵回来去打南唐,那又得不偿失啊……”须臾,苏振山又愤愤加了一句,“哼,怕是宇文氏就是看中了我东森此时无暇南顾的机会!”

“那陛下南唐的使节您见不见?”纪峰见皇帝面沉似水,问的也是小心翼翼。

“不见!”苏振山沉吟片刻摆了摆手,“他们想说什么朕已经猜到了,让他们把国书呈上来就行!”

猜到了?纪峰犹疑一下,未敢多问,不过稍加思忖他也想到了一二,无外乎就是来和谈的呗,南唐出了内乱的事,必是想此时跟东森罢兵休战的吧。

然而等他下去把南唐的国书拿回来时,纪峰才明白自己想错了,南唐的国书上写的是要跟东森联合一起攻打西陈!

“陛下,南唐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们不管宇文氏造反啦?”纪峰这回真的有些猜不透了。

“哼!怎么可能不管。”苏振山刚刚用过晚膳,闭目单指点击着桌面,“他们这是缓兵之计,玩了个障眼法,明面上与我东森联合,实际上还是要调兵回去平乱,只是换了个好听的说辞罢了……”

纪峰一想,也对,难道人家南唐不要面子的呀,“那这和谈之事咱们答应嘛?”

“答应,不答应又能怎么样?难道还能派兵去打?”苏振山无奈的睁开了眼,他若早知宇文氏要反,那他便先打南唐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