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那你留在这里吧,这样过年的时候老宅也热闹些。我去美国也待不长,过完年,也很快就回来了。”
“第二件事情。”江澜继续说,“我想跟你聊一下你未来大学的事情。你有什么想法了吗?”
从小到大,她对闻硕秉承的都是自由教育放养那一套,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闻硕实在是太优秀了。
当别人还在为自己的儿子去哪儿上学、学习不好而发愁的时候,江澜从来都不知道着急怎么写。
从小到大,闻硕成绩一直很优异,向来都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一路绿灯到底。
从幼儿园到高中,她都给了闻硕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也从来没有操心过他的学业,毕竟他从来没有考过年级前三以外的名次。
但江澜知道,高考还是不一样的。
这是人生的分水岭,也是闻硕的人生大事。虽然她相信闻硕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但即便松弛如她,也想提前知道闻硕的想法,顺便给点实用的人生建议。
闻硕很少跟江澜讨论上学相关的事情,在听到“大学”两个字后,他便知道,这次江澜是认真的了。
但他同样也认真:“大学是吧,那我先听听您的想法吧。”
江澜:“很好选啊。国外或者国内,二选一。”
她又把球抛还给了闻硕,这意味着选择权还在他。
闻硕不假思索:“国内吧。”
他想都没想就迅速地就给出了结论,属实有点超出江澜的预期。
其实在她的预期里,闻硕是会选择去美国读大学的,毕竟他之前每年暑假都会去做一些美国知名大学的交换项目,参加暑期学习什么的,他绩点高,sat等考试也轻松通过……江澜想不出,为什么他最后选择了留在国内。
但她知道闻硕这么做一定有他自己的考量,也不打算说服他,于是点了点头:“嗯,国内也挺好。你选择北大的话,以后我们还能做校友。”
闻硕平静地回答:“我不打算去北京,我大学想去上海。”
这句话又出乎了江澜的意料,她有些惊讶:“怎么突然想去上海了。你之前不一直都说要去北京的吗。”
闻硕:“不算是突然的决定。妈妈,您别问了,没那么多的为什么,上海和北京也没区别。”
今天对话的信息量有些大,江澜觉得自己需要好好地消化一阵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