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幸福药方 > 幸福药方 第10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幸福药方 第109节(1 / 2)

(' 同伙各拿长短家伙,一起扑向加百利,加百利眉梢一挑,说了句“找死”,抬手打出火焰。

烈火熊熊烧向地狱警察,眼看就要灰飞烟灭之际,突然一道金光闪过,一道水墙挡住火焰。

火焰不灭,水流不减,水汽濨濨往上飘,加百利大惊,往金光方向看,发现是地藏菩萨。

加百利撤手收了火焰,站立一旁。

地藏菩萨一身金衣,闪着金光,也收水墙。瘦小鬼和一干警察双手合十,说了声:“菩萨!”

地藏双手合十点了点头,接着转向加百利说:“贵史本来上帝之城,何以到此公干?”

加百利说:“奉主的旨意,带两个人脱离苦海。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菩萨以前说过,‘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不知今日为何出手阻止?”

地藏菩萨说:“没错,本座是说过这样的话,可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贵天使来佛门之地度人,是不是显得有些无理?”

加百利说:“既是度人,又何必区分你我?如果他日菩萨去我之地度佛门中人,我必不加阻止。”

地藏菩萨说:“贵天使说的好,那就请便吧!”

3

加百利谢过地藏菩萨,来到摩天大楼楼下,泽家刚从顶楼摔下,碎成一地。尸体重新复合好,往楼上飘时,被加百利一把揪住。

泽家站立地面,发现已经脱离业力控制,非常高兴,问加百利:“你是……”

加百利说:“我是加百利,奉主的旨意来搭救你。”

泽家立马下跪,流泪谢道:“谢谢主的恩典,每到我遇到苦难的时候,都来搭救我。”

加百利说:“这次是你幸运,每年圣诞节,会有5个信徒得到恩典,你是其中之一。说罢,出去之后想做什么?”

泽家说:“我想问一下,我的俩孩子在哪儿?”

加百利说:“当你听到“again and again的时候,自然就会知道。”

泽家说:“我想找到他们,你把我送回前世吧。不过,我不想再做泽家了。”

加百利问:“那你想做什么?”

泽家说:“我要做一个富家子弟。前世里,因为穷,生活很不幸福,我要回到前世帮助泽家,远离棋龄这样的女人,而我也要有一个新的开始。”

加百利说:“你还恨棋龄吗?”

泽家说:“恨!她现在在地狱受苦,也算遭了报应。我不会为难她的前世,只要她不祸害泽家即可。”

加百利点了点头,用火焰将泽家融化,把泽家的灵魂推出地狱。

地藏菩萨走过来,对加百利说:“这两个人执念未消,恐怕再来一次也未必幸福吧!”

加百利说:“总有人会明白。”

地藏菩萨掐指一算,连连点头,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切又从欲望结束!

第七章 结束语

我在小说的开场白中,曾提出一个任务:“发现人们不幸福的病症,通过分析病症找出病因和病理,并通过病因、病理开出药方。”

现在是我们进行最后的总结,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了!

1)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不幸福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焦虑;痛苦和悔恨。

焦虑主要表现为:对于未来发生的事情患得患失,并担心不幸事情发生。

痛苦主要表现为:对正在发生的不幸事情感到难以忍受。

悔恨主要表现为:对过去的不幸事情耿耿于怀,总想重新来过加以改变。

焦虑、痛苦、悔恨这三种症状放在一起,就是人们常说的挣扎。在挣扎状态下,人们过得非常不幸福。

2)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不幸福的病因在于欲望。

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都是源于欲望,由欲望催生出幸福目标

欲望与幸福目标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借用叔本华常用的词语,幸福目标是欲望的客体化,表象化,显现化。我在这部小说中,尽量不用哲学词汇,但是过于通俗,会失去思想深度,所以有的地方,只能靠读者朋友耐心学习领悟。希望我这么说,没有侮辱读者朋友们的智商。

,人们通过实现幸福目标,来满足欲望,并感知幸福。

由于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在追求由欲望催生的幸福目标时,人们必然要忍受不幸福;另外,由于人的能力有限,在追求幸福目标时,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并最终导致人们的不幸福。

因此不幸福分成两种:第一种不幸福,开始于幸福目标追求之时,终于幸福目标实现之时;第二种不幸福,在幸福目标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开始出现。

第一种不幸福,人们通常不在意。

为了实现幸福目标,人们通常要忍受一定的不幸福,但由于对幸福目标的美好幻想,人们愿意忍受;何况,只要幸福目标实现,这些不幸福很快就会得到补偿从而一扫而光。

人们在意的,是第二种不幸福。

当幸福目标实现失败后,人们首先会感到痛苦,由于之前不太在意的不幸福没有得到补偿,人们开始变得在意,并且在失败的痛苦之下,放大之前的不幸福。

正是由于存在两种不幸福的区别,人们很容易为了幸福目标,而忍受不幸福;却不愿意为了减少不幸福,而放弃幸福目标。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全是人类的贪心使然:总觉得自己的幸福目标太美好,不舍得放弃。在追求失败后,又不想吃亏,总想翻本。

所以人们经常会为同一个幸福目标而忍受无数次的痛苦,一次又一次的追求,直到不幸福的挣扎状态折磨得忍无可忍才不得不放弃,有的人甚至宁死也不放弃自己的幸福目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